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汴京梦华 > 第17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17章(1 / 2)

(' 她才刚升迁翰林医官,公主便喊她杨医官,多少有些打趣的意味。杨晞没辙一笑,踏进屋内。

“升迁的圣旨今日刚下,淑瑞这么快得知消息?”

赵淑瑞道:“这段日子我每日入宫昏定晨省,都能听闻你在城郊救治疫病的事迹。就连爹爹也亲口赞扬过你,说你医术高明,天资聪颖,有其母必有其女。”

提及母亲,杨晞粲然的笑容倏然收敛,划过一丝不明显的黯然。

赵淑瑞没瞧见,还是自顾地说着:“爹爹挺看重你的,我都能看出他对你比对别的太医好多了。”

几年前杨晞上书请求在城北郊建医馆,她当时不过是太医局中一名小小的讲授,按理说,此事只需要内侍都知定夺,也无需公费筹建。然而皇帝听闻此事后,亲笔批准,并为为善堂赐匾额,每年下拨专款。

这等天家恩宠,岂是一介小小的医官能拥有的?

后来赵淑瑞听母后说,爹爹年轻时候倾慕过杨晞的娘亲,大概是把杨晞当作半个女儿了。

杨晞却不屑地暗暗嗤笑,皇帝对她好,不过是想为她母亲的死赎罪罢了!

杨晞很快抽离思绪,问候了赵淑瑞几句。本以为赵淑瑞最挂念的人是她,却在不经意间瞥见书案上摆着一副还没完工的人物画像。

画中的书生笑容纯净,提着一盏走马灯。这个书生不是别人,正是这段日子与杨晞交集不少的女扮男装的骗子洛蔚宁。

书生身后的灯肆只描摹了一个轮廓,仍有大部分未完成。

距上元夜过去一个月了,没想到赵淑瑞仍对此人念念不忘。

被杨晞发现画像,赵淑瑞有些许羞涩和拘束,但仍努力保持平常,道:“既然都被巺子瞧见了。那我也不必不好意思了。不瞒你说,我正有一件事想拜托你帮忙。”

“何事?”

赵淑瑞从书案的一沓书下抽出一封已经封好的信,道:“那晚我差人送洛公子回家,知道他就住在城北郊的鸿鹄院。你何时去为善堂,帮我把这封信交给他可好?”

赵淑瑞把信递将过来,杨晞不打算接,劝道:“淑瑞,不过萍水相逢,何必如此?”

即使洛蔚宁真的是一个满腹才华的书生,可赵淑瑞金枝玉叶,是当今皇帝和圣人的小女儿,身份尊贵,集万千恩宠。日后匹配她的是世家男儿,又岂是一介白身书生?

赵淑瑞虽然贵为公主,可对杨晞她始终平等相待,有充足的耐心。

她牵起杨晞的手,把信塞进对方手心,撒娇哀求起来,“巺子,我对洛公子并无其他心思,不过是因为难得知己,想再见一面罢了。这封信除了你没有人能帮我送了!”

赵淑瑞十五岁开府未出嫁,府中的内侍除了照顾她的生活起居,还会监督她的一言一行,不完全信得过。若她派璇玑送信,被内侍发现,免不了要传到爹爹和母亲那儿。

堂堂公主,给一个穷书生传信,让皇室颜面何在?

“可是……”杨晞仍旧犹豫。

诗经有言,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赵淑瑞今日可以坦然地对洛蔚宁无其他心思,只想再见一面。可每多见一面,不仅不会使她死心,还会变得情根深种,越陷越深。

不可能的两个人,再多的牵绊也不过是徒增痛楚。

赵淑瑞的心思却没有杨晞这么多的弯弯绕绕,她看到杨晞想拒绝,忽然故作嗔怒,撒起了公主脾气,“巺子,本宫命令你送了这封信!”

君为臣纲。

既然公主都向她施君威了,杨晞没法拒绝,只好答应送信。待她答应后,对方又立即恢复了闺房密友的身份,挽着杨晞的手说:“巺子你真好!”

杨晞无奈一笑,真拿她没办法!

……

自打那日在街上拦截魏王,为民请命后,洛蔚宁就一直过着忐忑不安的生活,总怕橘井堂背后的大人物找上门寻仇。本可以在家足不出户,可在接下堂主这桩差事前,她告诉奶奶找到活计了,天天躲家里奶奶不会怀疑?

所以这十多日,她只好每日早早出门,带着奶奶为她备好的,干活的时候填肚子的馒头,假装去做工,实际上是走到附近的山上,折了一根棍子作兵器,午时前练习奶奶以前教她的枪术和剑术。

小时候奶奶教她习武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习武如磨刀,越磨越锋利;一旦日久不练就会手生,像一把长满铁锈的钝刀。

北上汴京那一年半,尽管她不靠武艺赚钱,也会每日晨起,在赶路前练习两炷香的武艺。时候不长,却可维持武艺熟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