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翌日午后,洛蔚宁领着步兵骑兵共计五百员,分水陆两路,“声势浩大”地往桃州进发,并散播消息称禁军集结几万精兵和五六艘大型战船准备收复桃州。
洛蔚宁担心敌人查探出实情,沿途异常小心谨慎。经过三日行程,绕道来到桃州二十里外的县城。为防青军怀疑他们虚张声势,洛蔚宁整顿士兵后,立即命令李超靖带一半士兵半夜佯攻桃州,只制造进攻假象,尽力确保士兵无性命之忧。
在佯攻后,她又命李超靖在桃州外围布防,抓捕信使,一旦发现可疑人出城便提来见她。没过几天,李超靖果然提着一名青年男子跪在洛蔚宁面前,并呈上一封信函。
洛蔚宁瞥了一眼地上凛然无畏的信使,拆信看了起来,上面是青军首领给庸州城外的檄文,令柳澈撤军营救桃州。
洛蔚宁折起信故意交还给李超靖,道:“把这人关起来严加看管,别让他逃了!”
但实际上这是她和军师将领们商量好的计划,捕捉到敌人信使后假意看管,过了两天再故意疏忽,让信使逃走,把撤军的消息传至庸州城外,这不正中他们下怀?
隔天晚上,李超靖故意在看管房外坐着打盹,那信使出来后就从他衣襟盗走檄文,“逃出生天”。李超靖看着他的背影消失,随后把消息告诉洛蔚宁。
洛蔚宁吩咐他,隔几日后再次佯攻桃州,以防他们看破计划,改变撤军的主意。
又过了几天,她收到泽县传来的消息,庸州城外大部分兵力已撤离。于是她又派了几名斥候秘密打探青军撤退的路径,得知青军主力部队不走淮清江水路,而是绕到距离江岸近十里的山路行进。
她派李超广领百人到前方设置埋伏,而自己则在后方,一旦敌军主力来到,就去支援李超广,包围敌军。
官道处于淮清江沿岸,那里还处于大周控制的地界,虽然沿途无重兵布防,但青军仍不敢冒险走官道,而是选择山后十里,战时开辟出来的道路。
李超广领兵埋伏在路边小坡的丛林里,众人摘草戴在头上遮掩。等了一整天,终于隐约听到远方传来厚重的脚步声,可以猜测,那是一支庞大的队伍。
众士兵警惕起来,等了良久就看到一群穿着普通布衣,头裹青巾,手持大刀的黝黑汉子排列整齐地从远处走来。草丛里的禁军几乎屏住了呼吸,看着打头阵的约莫千名士兵走过,接着是一支同样戴青巾持刀的女兵队伍,中间簇拥着一辆马车。
李超广目光紧锁着马车,握刀柄的手紧了紧,手心冒出丝丝汗水。
这也是他入军以来第一次上战场,面对比自己多出许多的敌人,畏惧而紧张,心里怦然直跳。就在马车即将来到面前的时候,他与山路对面草丛中的另一名将领交换了眼色,两人不约而同地抽出佩刀,大喊,“杀……”
霎时间,丛林里的士兵纷纷往山下滚石头,青军抽出佩刀,看着山上滚下的石头,依然守在马车旁边,左躲右闪。
有青军被石头砸中,发出惨烈的叫声。
待石头用尽,李超广和另外一名将领把佩刀送回腰间,跃上马背,举起红缨枪,又厉喝一声,“杀……”
两人策马挥刀,带领士兵杀将下去。
两方士兵厮杀成片,喊杀声、武器互砍声以及哀嚎声交错而响,十分惨烈。尽管禁军训练更为出色,但遇上兵力众多的青军,被包围其中,终究还是占了下风。
眼看着马车往前跑,李超广策马上前,急道:“别让那姓柳的跑了,抓住她!”
另一名将领瞧见,旋即上前协助李超广。两人在马车左右两边开杀,顺利靠近马车。李超广把车夫刺下车后,挥枪划破车帘。
“嘶嘶”的两声,枪尖把车帘卷下,顿时银光乍现,一杆枪从里面刺出,然后跳出一名紫衣女将,她砍掉马车缰绳,跃上马背和李超广等人厮杀起来。
李超广大惊,才后知后觉中计了,“你是谁,柳澈在哪里?”
紫衣女子退开,与李超广呈对峙位置,嘴角扯起一抹嘲笑,道:“想抓我们柳将军,也不看看有没有本事。她早已料到有埋伏,走水路去了!”
“什么!”李超广大惊失色。
按照原计划,洛蔚宁过一会就该领兵出发前来支援他们,顺便活捉柳澈了,可谁知敌人狡猾,竟然走水路了,这下该怎么办?
李超广还没反应过来,紫衣女子便露出妖孽般的笑,咻咻地晃了晃抢,扫视了一眼在场的禁军,高声道:“就这点人,给我围起来剿了!”
第107章故人重逢
◎老相好,别来无恙呀!◎
军营里,士兵们排列整齐,严阵以待。洛蔚宁也早已穿上一袭银甲衣,蹬上马背,正要出发支援李超广。
就在这时候,前方传来急促的马踏声,接着是男人紧张的呼喊,“洛将军!”
策马回来的人正是与李超广一同在前方埋伏青军的郎将,在李超广的掩护下,他突出了重围,脸上挂满血迹,狼狈不堪地回来给洛蔚宁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