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眶忽然变得湿润,不知觉间,两滴泪水啪嗒地落了下来。
……
在洛蔚宁与杨晞艰难煎熬的等待中,日子到了正月十五,距离迎亲只剩下五天。
洛蔚宁知道杨晞每年上元夜都会和赵淑瑞一起到灯肆游玩,今年也不例外。于是她也穿戴整齐,到灯肆里准备来一个偶遇。
洛宝宝在汴京待了几年,认识了不少才女才子,有了自己的市井文人圈子,上元夜约了友人。洛蔚宁怕落单,于是加入了柳澈和孟樾。
漆黑的夜空挂着大如玉盘的月亮,与汴京城里各式各样的灯光交相辉映。
游人摩肩接踵,洛蔚宁挤着人,兴奋地跑上了州桥。
“哎,洛蔚宁,我的胭脂还没买,你跑什么!”
身后柳澈和孟樾快步跟上,好不乐意。
柳澈一袭桃红衣裳,脸上妆容妖冶而不落俗,走到洛蔚宁身边,气呼呼道:“你跑那么快干嘛?早知道不跟你出来了,打扰我买东西的雅兴,真是讨厌!”
洛蔚宁哪有心思搭理她,找到了位置就扶着州桥的石雕护栏,望着河对岸,找寻她想见到的身影。
柳澈看到桥上的人有的抬头看月光,有的低头看河面,发出惊叹的声音。她也忍不住跟着看,在桥上的角度看月亮,明亮而灿烂,再俯视河面,月亮倒映水中,水波粼粼,像在闪闪发光。她第一次在汴京过上元节,第一次观看这汴梁八景的州桥明月,不禁被这美景惊艳,方才的气恼顿时抛之脑后,拉着孟樾高兴地赏月。
众人都惊艳于州桥明月的景色中,独独洛蔚宁一人看着河对岸的灯肆,不知看了多久,终于见到那一抹渴望已久的蓝色身影,她和一袭红衣的赵淑瑞手挽手走在两边挂满灯笼的长街,人手捧着一盏莲花灯,踏下沿河的台阶,点亮了莲花瓣中的灯芯,然后蹲下来,闭上眼睛双手合上,许下了心愿,最后把莲花灯放在水中,沿着下游漂浮而去。
洛蔚宁多日不见杨晞,此刻思念像涌泉一样直从眼睛里涌出,嘴角情不自禁地扬起了弧度。她多么想走到杨晞面前,问一问她许了什么愿望,愿望里可曾有她?
正当她看得失神,杨晞和赵淑瑞站起来,与她的目光撞了个正。只见杨晞首先愕然,然后恬然地笑了,目光也载满了思念,没有从她身上挪开过。
赵淑瑞看着二人对视,欣慰的神色不自察地划过苦涩,然后她对跟在身后的璇玑小声说了几句话。
洛蔚宁回过神来的时候,才发现公主的女护卫站在面前。
“洛将军,公主请你到私宅一聚。”
璇玑传话后,未等洛蔚宁反应过来就离开了。
洛蔚宁喜上眉梢,“走啦!”
她牵起身旁的柳澈往河对岸走去。
柳澈反应不及,双脚落后了身体一步,急得嗷嗷大叫,“哎,我还没看够呢,又去哪了?”
“跟着我就知道了。”
“为什么去哪里都由你做主?”
“男女授受不亲,别拉我!”
柳澈嘴里喋喋不休,甩开了洛蔚宁的手,嫌弃又懊悔,就不该让洛蔚宁加入她的上元夜之行,这人毫不顾及她,害她胭脂买不到,月亮看不尽兴,堂堂一个军师跟着她像只盲头苍蝇般东奔西跑。
洛蔚宁带着柳澈和孟樾,按照记忆中的路线来到了公主的私宅。赵淑瑞让璇玑把柳澈招呼到暖阁,给洛蔚宁和杨晞腾出单独说话的空间。
两人诉说完思念,谈及的都是迎亲事宜的筹备情况。只谈了一刻钟,她们就去了暖阁。
此时柳澈和赵淑瑞面对面而坐,相谈正欢。
杨晞和洛蔚宁分别坐到赵淑瑞、柳澈身边。
杨晞打趣道:“公主和柳军师都是世间不可多得的才女,看来聊得很是投契。”
“饱读诗书的人都能聊到一个高度上,况且同为女子,早就该介绍公主和柳军师相识了。”洛蔚宁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