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从天口中的楚王即四皇子。他此话一出,赵珙和秦渡立即大急。
赵珙分外激动,“向王爷,如今正是一鼓作气驱逐顺国的时候,为何还要答应顺国退避十里?”
秦渡看着赵建道:“官家,臣认为太子殿下言之有理,顺国毫无信用,多次停战议和却又突然袭击,此次不能再信了!”
向从天平静道:“这次洛蔚宁率禁军出征,本就是威吓顺国答应议和,既然目的已达到,为何又改变主意?”
经向从天这么一说,赵建忽然就想起了初心。
“虽然洛蔚宁三战三捷,有望解围晋城。可晋城之后还有离河,驱逐顺国并非易事。少则耗费三五月,多则几年,对国库对百姓都损耗极大,还不如趁着顺国胆怯,早日和谈。”
随后,朝中半数以上官员都举起芴板,躬身附议。
赵建见状也开始考虑起议和,他捋着胡子点了点头,心想有洛蔚宁的三战三捷在前,顺国这次议和就不敢狮子大开口,更不敢让大周俯首称臣了。
秦渡心急,欲阻止和谈,赵建却摆手打断了他,道:“此事就这么定吧!至于洛蔚宁违抗朝廷作战计划,朕就当是将功抵过了。”
杨晞在宫中听闻洛蔚宁的奏折从北境传回,怀揣着喜悦,酉时过后就匆匆回了洛府。果然,进门就见洛宝宝拿着一封信,兴高采烈地跑向她。
“嫂嫂,阿宁给你传信了!”
杨晞高兴地夺过信封,和洛宝宝一起小跑着回内堂,坐在一起方拆信。展信前心如擂鼓,她停下动作,抚着胸口平息了紧张才打开了信。
信上密密麻麻写满了两张纸,先是问候她和宝宝,然后告诉她们她打了胜仗,为大周收复失地。
“一切安好,总有归期,望巺子切勿忧思。”
这是信中最后一句话,杨晞看完后,把信捧在心口,心满意足地笑了。
随后,她和洛宝宝就来到洛奶奶的灵位前,杨晞在炉子里插了三炷香,道:“奶奶,这是我代阿宁给你上的香。她如今可出息了,为大周收复了失地,挽救国家于危难之中,她希望你能看在这份上原谅她,原谅她当初不遵照你的遗愿回老家过安稳日子。”
洛宝宝笑了笑,道:“奶奶素来尊重我们的选择,一定会原谅阿宁的。”转而对着洛奶奶的灵位道,“奶奶,你在天上看到了吗,阿宁成了大周的英雄了!”
第151章解围晋城
◎不论贫富,在大灾难面前都不堪一击◎
是夜,洛府书房的两根烛上燃着明亮的油灯,杨晞坐在案前给洛蔚宁写回信,即便写满了整整三张纸,亦无法诉说出她十分一的思念。
“寒夜漫漫长,思念绵绵远,盼君归。 ”
写完这行字后,杨晞愁思了片刻,然后将毛笔搁到笔架上,逐张信纸拿起来吹干墨迹,折叠好放进信封里。
自打洛蔚宁出征后,她几乎日日忧心,许多时候还夜不能寐。直到今日收到洛蔚宁的家书,看到她打了胜仗才终于松了口气。原以为让唐家军十万士兵全军覆没的顺国军队是坚不可摧的,没想到有柳澈在身边,洛蔚宁很快扭转了局势。原来正如至清真人说的,她的阿宁就是有福之人。
杨晞把书信捧在手中,油灯映照下,可见她的脸上盈满了思念和期盼。她盼望着过不了多久,两国争端能解决,洛蔚宁也能快快地班师回京与她团聚。
同一夜,秦渡站在幽暗的书房里,如刀削般棱角分明的脸显得无比哀痛,一他的手里攥着一封密函,是洛蔚宁遣人以蜡书形式秘密送回秦府的,比军情奏折还要快了好几天。
信中开篇直指大周枢密院和兵部有顺国细作,几乎可以断定是向从天。唐家军十万士兵全军覆没,并非顺国军队多么坚不可摧,而是向从天把行军计划泄露给顺国。她和柳澈早有怀疑,没按朝廷的作战计划进攻,不仅避开了顺国的锋芒,还全歼了四万士兵,足以证明她们的猜测。
但她究竟是违抗了朝廷的作战计划,官家若要怪罪,洛蔚宁希望秦渡说服太子一起为她求情。
而最后洛蔚宁在信中千叮嘱万吩咐,希望他和太子努力说服皇帝抗击顺国,以武力收复失地。一旦落入向从天设下的议和圈套,则大周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