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突然下了命令,查封洛府并将洛蔚宁的家眷关押大牢,得罪洛夫人了。”
杨晞与一同出门的车夫都大惊,这么久的日子她等不到洛蔚宁丝毫的消息,如今却等来了查封洛府和下狱,一时间难以接受。
“到底发生什么事,就算查封我洛府将我收监也得师出有名!”
郑铭沉重地舒了口气,看着杨晞犹豫了片刻,方道:“洛蔚宁勾结顺国,以致汴京被围困,犯下的乃叛国罪!”
听罢,杨晞先是震愕不已,很快又恢复了理智。
“不可能,阿宁是不可能做出这种事的,她在哪里,我要见她!”
这时候,大理寺少卿忍不住开口,“此事朝廷已调查清楚,还请洛夫人配合我们大理寺办事吧!”
郑铭补充道:“去了大理寺,自然就知道她的消息了。”
听了郑铭的话,杨晞想了想,深知此事并不是自己能反抗的,他们好言劝说不过是郑铭看在她父亲的面子上。于是她和郑铭打招呼后,回到府中,命车夫关上大门。
杨晞让管家召集下人到账房,给下人支了工钱以及正旦的过节费,将狸奴托付给管家暂养就遣散了他们。最后和洛宝宝解释事情,安抚她后便带着她出门。
郑铭立即命禁军冲进洛府,把所有门都贴上了封条,最后让杨晞和洛宝宝坐上马车,押着回了大理寺天牢。
天牢比洛府要阴冷得多,但比起阴冷,更让人恐惧的是它把人分开困在一个又一个的牢笼里,铁门紧锁,禁止了自由出入,也看不见外头的世界,这些设置都清楚地告诉里面的人,他们就像待宰的牲畜,正在等候审判。
杨晞和洛宝宝坐在一个角落里,每人的腿上盖着一床干净温暖的被褥,比其他在牢里没受关照的人要好上许多。
“嫂嫂,你一定要相信阿宁,见了他们要为阿宁辩解,她不可能会投靠顺国的。”洛宝宝的样子看起来很害怕,脑袋却还很清醒。
杨晞温柔地望着她,一直握着她的手来减少对方的恐惧。听了她的话后宽慰了不少,洛宝宝真的长大了,原来没她想象得那么脆弱。
她道:“你放心吧,我跟你一样从没怀疑过阿宁。他们一定搞错了,你不用害怕,等查明真相我们就能出去的。”
“好。”
天牢墙壁的高处镶着灯台,里面的油灯彻夜燃烧。
杨晞和洛宝宝身体互相靠着,心里一直忐忑不安,过了很久,洛宝宝挨不住困倦,朦朦胧胧地睡了过去。
子时的钟声敲响,接着传来微弱的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尽管汴京已被顺军围得水泄不通,但老百姓仍然不忘年俗,大概还想图鞭炮的吉利,希望尽快把顺军赶走吧!
杨晞仰面,目光穿过牢笼的铁杆,望着烛台上那团火焰,眼睛忽然滑下了两行泪水。
这个时候,本该是洛蔚宁回来与她团聚的时节。可万万想不到,她等不到人,等到的确是洛蔚宁被人构陷叛国。一面是国家危难,一面是洛府蒙冤,本该喜气洋洋团聚的正旦节,竟成了她们的蒙难日。
她睁着眼睛,到了五更天的时候才从极度困倦中合上了双眼。极度的不安,浅浅的睡眠。
接下来,一天又一天,她们都在焦急期待中度过。杨晞盼着知道洛蔚宁的消息,不断地追问狱卒何时升堂审理。只要开始审理,她就能知道洛蔚宁的下落了。
到了第四天,她和洛宝宝用过早食后,听到吱呀的一声,一团白光紧随天牢大门敞开而照射进来。接着看到两名禁军将官走下台阶,来到她们面前,狱卒打开了铁门。
“洛夫人,今日就要审理洛蔚宁的案件,劳烦你跟我们走一趟了。”
杨晞安抚了一会洛宝宝,就跟着他们出去了。
一路上,她的心情既忐忑又期待,她是不是快要见到洛蔚宁了,但又怕看到对方被折磨得不成人形的样子。
两名禁军领着她走到大理寺的院子里,到了一所公房门外,她才反应过来去的不是公堂。
“进去吧!”一将官道。
杨晞不解,踌躇了一会最后还是踏了进去。走了几步,偏头看到一扇竹制月门,穿过月门,竟看见向从天坐在书案前,而站在他身边的人出乎她的意料,是秦扬!
杨晞震惊,快步走到他们面前。
秦扬戍守北境几乎整整两年,整整两年没见过杨晞,汹涌的思念无可控制地从眼睛冲了出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