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汴京梦华 > 第228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228章(2 / 2)

这座屋院比其他村民家要大上几倍,颇有城里庭院的气派。石径两边栽种的不是松柏便是竹子,还有假山,山上落下清澈的“溪水”,沙沙作响,听起来悦耳,心中不禁觉得凉快。如此雅致,不难猜出主人是一个温婉有文化的人。

穿过一道月门,立即瞧见一座厅堂,两名年轻女子立在厅堂外,脸上挂着柔和的微笑,显然是在此处恭候她们。

“洛将军和柳军师奔波而来,民女有失远迎了!”其中一名身着淡粉色一字领裙,外面穿着同样颜色短褙子的女子首先拱手道。

女子的衣裳刺绣精致,用料乃是锦缎,神态与动作端庄有礼,看起来出身大户。面容姣好,黑发虽然未盘起,但从她大方得体,八面玲珑的神态动作,不难猜出是一名年过双十的女子。

“这位是……”洛蔚宁踏上台阶,来到厅堂外便迫不及待地问孟樾。

于是孟樾向双方介绍了起来,先是向两名女子介绍洛蔚宁和柳澈,然后介绍方才先开口的女子名叫罗三问,祖上四代做的是商行生意,涉及米粮、布匹、陶瓷等老百姓生活中的重要物资,乃庞州的一门富户。只因顺国入侵,朝廷需要更多的银子用作军费,再加上庞州知府换了人,很快就以莫须有的罪名将与前知府交好的富户抄家。

而罗三问的父亲为了保护祖产,最终死于知府手中。罗三问曾有一名兄长,可惜英年早逝,如今家中只剩她一人。今年二十有五的她,亲事定了许多年,却为了协助父亲经商一直搁置着。最后又因为两年前的这场变故,说好的亲事黄了,孤身一人,只带了几名家仆和剩余的资产回到家乡。

柳澈沉吟道:“罗三问,能为女儿取出如此名字,可见先考是个宽容善良之人。”

罗三问淡笑道:“看来孟将军说得不夸张,柳军师聪明绝顶,尤其能见微知著。我爹一直把‘吾日三省吾身’奉为圭臬,兄长起名三省,而我起名三问,他希望我每日能够做到反问自己所做之事可有过错,待人接物可有礼仪,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原来如此,难怪罗娘子看起来知书达理、谦虚大方,都是家教!”洛蔚宁笑着称赞道。

“洛将军见笑了。”

而站在罗三问身边的女子,身着一袭窄袖米白镶红边的衣裳,黑发在后脑扎成一条马尾,看起来十分干练。尽管女子面容冷冷清清,但看洛蔚宁、柳澈的眼神流露着善意与钦佩。

孟樾介绍这名女子的态度显然多了几分肃然与兴奋,“这位呀,说到她的由来,将军和军师一定意想不到!”

“哦?”

洛蔚宁和柳澈都饶有兴致地望着那女子。

孟樾继续道“她叫谢摇云,正是谢家枪传人。”

闻言,洛蔚宁的脸上果然展现出惊喜。

天下枪法,杨家枪为最,其次是孟樾家族的孟氏枪法,而洛蔚宁习得的秦氏排在第四,位列第三的正是谢家枪。没想到又让她遇上谢家枪传人,现下她有孟樾,若能再收揽此人,与刘皇叔得卧龙凤雏又有何异?

据孟樾说,谢摇云是她们南下途中,在京北路结识的。当时顺军从汴京朝廷手里得到了大量俘虏,分批押往顺国。谢摇云遇上一支押送女俘虏的军队,这批女俘虏将近二百人,多是艺伎,负责押送的顺军只有约莫十人。顺军欺侮艺伎的时候,谢摇云碰巧听闻求救声,于是只身提枪营救。

以谢摇云的武艺,打败十来个顺军固然不成问题,但也难以做到斩草除根。

当时深夜,孟樾和部下们混在难民堆里,和许多难民一样在路边休息,她隐约听闻山中传来的打斗声,忍不住前去窥视。借着月色,当她瞧见一名女子手握红缨枪,使出高超的谢家枪对抗十几个顺军,一群女人躲在她身后,全都吓破了胆似的挨在一块,她立刻分出了敌我,冲入阵中打倒一名顺军,抢了对方的红缨枪,与谢摇云并肩作战。

一开始谢摇云担心惹出大祸欲留活口,在孟樾的劝说下才合力剿杀了所有顺军。然后孟樾喊来了部下,众人静悄悄地,七手八脚将尸体抬到山下河边,尸体和石头绑在一块,推入河中,很快就沉入了水底。

本来她们打算遣散这帮被救的女俘虏,但身处北境,她们无依无靠,都愿意跟随孟樾,孟樾不得已,只好帮她们混入难民队伍跟随一起南下。

谢摇云担心顺军发现俘虏失踪后追查凶手,干脆也跟着孟樾一起回南境了。

而谢摇云和罗三问是竹马之交,正是她的关系,孟樾才得以带着大伙躲进了这座村子,一切吃穿用度,都靠罗三问筹措提供。

听完这一遭经历,洛蔚宁和柳澈都十分感激谢摇云和罗三问。同时也恍然明白,原来方才在山上校场看到的许多陌生面孔是这样来的。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