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汴京梦华 > 第232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232章(1 / 2)

(' 她想起来了,她初入神卫军,管辖她的都头就叫胡昆。后来她当上营长后联络就少了,接着她入狱,当她重新回到军中,在神卫军里就再没见过胡昆的身影,隐约想起有士兵说他调去了殿前司的步军里。在她率领荡寇军离开汴京前,殿前司都指挥使是秦渡。若此胡昆当真是彼胡昆,只要拿下北峰镇,与他汇合,岂不是她们很快就能见到秦渡了?

随着村里军粮吃紧,洛蔚宁令孟樾和谢摇云加紧练兵,等秦渡的军队再次攻打北峰镇,她们便与之来一个里应外合,拿下北峰镇她们就有出路了。

同时她又派了几个士兵着便装外出勘察地形,打听镇上兵力布置,得到消息后便与柳澈商定作战计划。

这日早上,士兵在旭日下练习枪术,整齐的军阵,雄浑有力的动作,呈现出一派士气高昂的气势。

此时洛蔚宁和柳澈、孟樾、谢摇云三人也早早地在军署内摆沙盘论战,忽然听见外面传来黄月的呼喊,“洛将军、柳军师,罗总督来了,你们快来看!”

听闻罗三问来了,洛蔚宁等四人赶忙出去,刚到门外就看到罗三问带着个慈眉善目的年老妇女,和黄月一起立在屋前。

“洛将军,柳军师,我们的旗帜做好了。”罗三问一见到她们就道。

随后她欠了欠身,身后的老妇走上前来,却见老妇手捧托盘,上面是折叠整齐的锦旗。这面代表军队的锦旗,是洛蔚宁和柳澈入村后商定出来,交由村里女子制作的,从织布到刺绣,经过十来天的努力,终于把成果做出来了。

孟樾和谢摇云走过去,拿起锦旗,各执一端拉开给洛蔚宁和柳澈看。

军旗布料用的是上好的锦缎,底色为淡蓝,四面镶棕土色的边,寓意乃黄土青天。军旗一面绣着一个大大的“洛”字,另一面中间绣着黑白太极图,边上绣着云纹和麒麟点缀。

“如何?”罗三问道。

洛蔚宁和柳澈不回答,但脸上皆是满意又欣喜的笑容。

“本将要亲自把它插在军营里。”

柳澈笑了笑,朝黄月走去,接过她手中的黑漆旗杆,在谢摇云和孟樾的协助下把军旗一端插入旗杆,然后双手举旗,亲手递给洛蔚宁。

“来!”

洛蔚宁抬头看了一眼迎风飘曳的旗帜,动容地笑着,双手握住旗杆,心里不禁觉得这杆旗帜的分量重若泰山。

柳澈又道:“我们的军队是不是该起个名字?”

“是呀,不如大家集思广益。”洛蔚宁环视众人道。

大家一时安静下来,轻蹙着眉思考。

很快,黄月就道:“要不就叫洛家军吧?”

孟樾也道:“思来想去,没有比这个名号更亮堂了?洛家军,大伙就像一大家子的兄弟姐妹,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何愁人心不凝聚?”

洛蔚宁、柳澈和罗三问忖度着,脸上都有犹豫之色。而谢摇云素来话不多,亦不擅长建言献策,遂沉默不语。

“你怎么看,还是你来定夺吧?”柳澈偏头看向洛蔚宁。

洛蔚宁想了想,道:“如孟樾所说,洛家军名号亮堂,有凝聚军心之效。但我想,我们既然要归顺太子,协助他收复江山,就不可让他猜忌。洛家军难免让人产生拥兵自重的想法。依我看,就叫清宁军吧!”

“清宁军?”

众人喃喃自语,除了柳澈皆想不出洛蔚宁的用意。

洛蔚宁抬头看了眼军旗上的太极图,沉吟道:“几年前我不幸入狱,在天牢的日子读过《老子》,可惜当时修为不足,没读懂。后来在北境死里逃生后我又看了一遍,才明白老子的为人治国思想是多么可贵。如今人心不古,天下大乱,谈无为而治难免不切实际。但我明白了,我的军队正是为了创造这样的天下而存在的。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我们清宁军,就是为了捍卫天地清宁,保护万物苍生而建立的!”

众人听了洛蔚宁的解释,顿时醍醐灌顶,无不情志振奋。尤其是柳澈,一路跟随辅佐洛蔚宁,看着她从一个鲜有谋略,容易受情牵制的将军成长到今日,拥有了如此雄浑深厚的境界,让她激动又欣慰。

她哽咽着道:“好,就如洛将军的意思,叫清宁军!”

“清宁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