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汴京梦华 > 第235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235章(1 / 2)

(' 洛蔚宁与柳澈平静地对视了一眼,拱手试探性地道:“既然殿下决定让秦帅守庞州,不如……就由他全权负责?”

被臣子猜到有疑人之心,赵珙脸上浮现出尴尬。

黄誉遂替他打圆场,微笑道:“洛将军哪里的话,即便遣人协助,军中事务还是由秦帅一人决断。”

赵珙立即附和道:“是呀,洛将军和柳军师不必担心。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个道理本宫还是清楚的。”

既然赵珙话到这份上,洛蔚宁和柳澈再多的担忧也不宜再劝。

接着众人又讨论派谁去协助秦渡,能以赵珙之名赴任,地位固然要有分量,但品级又不能压在秦渡头上,以免落下猜忌主帅,干预战事的口实。在黄誉的提议下,赵珙最终选了身边的宦官陈都知。

从东宫出来后,洛蔚宁和柳澈骑马并行,慢慢走在回程的路上。时已至黄昏,天色灰蒙蒙暗沉沉的,空气中弥漫着湿气,显然又将要下雨了。洛蔚宁和柳澈的心情犹如这天气,又闷又沉,一路上谁也不说话,脸上布满了担忧。

街巷的屋群升起一缕又一缕的炊烟,路上只剩下寥寥几人,行色匆匆地归家。

“本来对战妻儿就够为难的,太子还要派人督军,我真的好担心秦帅。”洛蔚宁忽然开口道。

柳澈道:“作为武将,最可怕的不是对手有多么强大,而是同僚的嫉妒,主上的戒心,从古至今,皆是如此。我们已经尽力了,惟愿秦帅能处理好一切吧!”

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赵珙虽然嘴上说懂,可心里究竟还是对武将抱有警惕之心,尤其是妻儿在敌方阵营的洛蔚宁和秦渡。如今正是危急存亡之秋,理应毫无保留地放权武将,赵珙却放不下疑心。格局如此,谈何复兴大周?

柳澈只顾想着,马步稍微落后于洛蔚宁。她回过神来,望着洛蔚宁的侧脸,心里便觉宽慰多了。她追随的是洛蔚宁,而不是赵珙,不是其他任何人,无疑是最正确的。

就在领兵出发前一日,洛蔚宁仍不甘心地入东宫劝赵珙放弃遣人协助秦渡,想为秦渡再争取一次,然赵珙非但执意如此,还大为不悦,不一会就打发她回军营,好准备出征事宜。

第二日,洛蔚宁带着不安和无奈,领着三万清宁军离开了桃州,往西面进发。

且说秦渡领兵守庞州期间,大半月来又率领军队攻下周围两个重镇,直到秦扬率大军抵达才停下了攻势。

旭日挂在东边,金黄灿烂的光芒斜斜地洒落在庞州城门。高峻的城楼上站着许多士兵,密密麻麻连成了三四排。士兵皆着红色战衣,头盔顶上扎着一束红缨穗,队伍整齐而浩荡,在朝阳映衬下像一条盘亘在城楼上闪着金光的赤色巨龙。

秦渡站在城楼中间,由两名副将守在左右。旁边是刚到庞州不久的陈都知,他不敢立在城墙边缘,前后左右都有士兵保护,旁边还有人替他撑着红罗伞遮挡太阳。

秦渡穿着一身棕色的铁甲衣,头戴铁盔,卓然而立,凌厉无惧的眼神看向城门之下。

只见城门一里地外,敌军呈方阵而立,看起来足足有万人,黑压压的一片。那些士兵同样是大周的士兵,和赵珙朝廷的军队一样着红色战衣和棕色软甲,为了区分敌我,他们头上都勒着黑色抹额。

两方对峙了将近半个时辰,突然,城门下的敌军方阵向前移动。秦渡见状大为警觉,立即命弓箭手挽弓搭箭。但见敌军毫无进攻的气势,且到城门三十余丈外又停下来,于是他抬手示意暂缓放箭。

一会,敌军方阵中间空出了一条通道,有十几人骑着高大骏马缓缓走上前。为首的是身穿黑色甲衣,手握红缨枪的秦扬,身旁是穿上了戎装的杨敏,其余则是守卫在母子二人左右后三面的副将与骑兵。

秦渡见状便挥手让弓箭手放下弓箭,当他看清楚为首者的模样后,眼中骤然涌起怒光。视线一转,又看真切了秦扬身边的人是名女子,正是他的夫人杨敏。

愤怒转而变成了激动,脱口而出地喊道:“夫人!”

陈都知奉赵珙之命督军,就是为了防止秦渡因妻子而思变。当他听见秦渡的喊声就警觉了起来,全神贯注地观察着秦渡。

而城楼之下的杨敏,从骑马上前那一刻就盯着城楼中间的那个高大挺拔的身影,越走近,秦渡那张遍布沧桑的脸就越清晰地映入眼帘。马停在城楼下,她静静地看了秦渡好久,终于才使他把目光投向了自己。

夫妻两人分别不过一载,如今却站在了敌对的阵营里,两相对望,恍如隔世。想到这些,杨敏的眼睛就湿润了起来。

见杨敏掉泪,无法开口回应秦渡,秦扬遂朝着城楼上高声道:“爹,儿子今日前来不是要攻打庞州,而是特意带娘亲来见您的。”

秦渡平复了情绪,怒回:“逆子,把你娘亲带到战场上,到底想干什么?”

面对秦渡称呼自己为逆子,秦扬早已无所谓,笑了笑,又道:“幼帝已在汴京登基,爹在这里随赵珙叛乱,儿子只好带娘亲来一起劝爹回归正途。爹,不要再执迷不悟了。晋王已许下承诺,只要爹归降,过往一律不追究,殿帅的位置也还是你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