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以这才杀鸡儆猴,故意重判以威慑收买鲁直意之人。
在鲁直意被重判的次日,皇帝便找了理由在朝堂上怒斥二皇女,评她‘粗枝大叶,难担大任’,顺手卸了她在军器监的职务。
军器监的官位并不高,卸任对于二皇女来说并不是重罚。
最重得反而是皇帝那句评价。
‘难担大任’可以指如今官位,那是不是也能代表皇女梦寐以求的另一个位置?
而三皇子本就无官无职,没什么可剥夺。
但他身边的人就倒霉了。
其母端妃在接驾之时,‘不小心’摔坏了皇帝随身携带的玉环,被禁足。
和其走得近的官员,也‘频频犯错’,贬得贬,走得走。
皇帝做事小心,每一个举动都师出有名,做足了表面功夫,惩罚也并不重,丝毫不影响他仁君之名。
但这一番连环针对下来,朝堂上谁也不是傻子,心中猜出圣意,再也不敢明面上站队,纷纷疏远了那两位皇子皇女。
直到何捕头去世的第七日,事情仿佛已经尘埃落定。
何捕头下葬,家眷皆得到了赔偿,参与这场案件的大多人也得到了惩罚。
即使这惩罚轻得轻,重得重,并不太尽如人意。
言淡望着窗外,难得天气完全转晴,乌云拨开,阳光灿烂得略有些刺目。
她的愁绪只是片刻,下一秒便平息下来。
在如今这世道,这已是奉公门万众一心的情况下,尽足了人事,才得到的天命。
言淡展开了案卷,立时便投入到了新的任务中。
第235章 捕头之位(上)
早先皇帝亲自筛选了捕头的继任名单交给伏修远,谁知后边出了一连串的事情牵扯到皇子皇女,又得到消息知晓那名单中的人也和他们暗地中有些许联系……
皇帝正在犹豫是否还要选人入奉公门的时候,伏修远恰好请求面圣。
他进门后先是请罪,称自己识人不清,这才让有心之人混入奉公门。
那鲁直意本就是皇帝派去,因此听见伏修远此言,忍不住便有几分心虚。
于是皇帝维持着自己的仁君做派,宽慰了伏修远几句。
伏修远连忙拜谢,大呼圣上英明。
趁着气氛和睦,提出奉公门向来独立于朝堂之外,门中之人皆是单独考试筛选而出。
而皇帝所选之人则是正常科举出身,同期不少,更别提还有恩师座师等牵扯,和奉公门最初设立目的相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