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府中的下人们对此毫不新奇,默不作声地迅速抬走太监,将一地的血迹收拾干净。 亲信从偏厅走到朔阳侯身后,低声说道:“侯爷,不能去。” 此事明摆着有诈,皇上这是在等他们自投罗网。 褚连嶂冷声:“本侯知道。你速速派人去庆都探听沣儿被捕之事的虚实。” 亲信颔首:“是!” 他刚走出正厅,便见一人行色匆匆地赶来,定睛一看,见此人是大少爷身边的侍从,旋即对侯爷通传:“侯爷,大少爷身边的人来了!” 褚连嶂听闻眉心一跳,快步走出正厅,对径直走来的侍从询问:“你怎么来了?沣儿出事了?” 侍从脸上满是郁色,赶忙将庆都近来发生的一切都告知侯爷,而后急迫道:“侯爷,小人回来的路上发现各城池开始严加盘查,便走了山路,耽搁了一些时间,大人怕是……求侯爷帮帮大人吧!” 褚连嶂面色凝重,转头看向了桌上的圣旨,看来谢元叡这是在拿他儿子威胁他。 什么诬陷同僚、买凶暗杀朝廷命官,不过就是为了引他出手罢了。 褚连嶂轻蔑低笑,紧咬着牙关闷声说道:“大齐江山早就是本侯的囊中之物,谢元叡既然想找死,那本侯就如他所愿。” 他本想让谢元叡再做几年皇帝,等大齐江山败落之时,褚家顺势继位,掌天下大权。 谢元叡妄想用沣儿做要挟,也不看看自己的斤两。皇位迟早是他的,此战他也绝不会输。 —— 朔阳侯召集沿海各州城守备军起兵的消息与庆都送来的密信先后抵达建越驻军军营。 几名副将闻讯赶来主营询问,见一向稳重的梁总兵竟是满面怒气。 梁介愤然拍案而起,怒喝:“朔阳侯这个老东西,十年前搅出一滩浑水不算,现在竟想自己领兵起义,他哪儿这天大的胆子!” 副将们面面相觑,一时哑口无言。 梁介将目光投向几名副将,话语耐人寻味:“本将军知道你们当中有人暗地里听命于两州巡抚,也收到了朔阳侯造反的消息。今日各位来寻本将军,是想问建越军究竟要效忠于谁的吧!” 梁介见几人不语默认,无奈地摇了摇头,说:“你们要明白,如今沿海浑浊不堪,如何长久维系?大战刚刚过去,百姓短时间内经不起祸乱了。本将军决意领兵驰援朝廷,若有人依旧选择效忠乱党,或是怕死惜命,便不必再跟着了。” 他知道此战中朝廷的胜算渺茫,率军驰援极有可能步入镇国将军和骠骑将军的后尘。可这十年里,那些蛀虫不断蚕食着大齐,致使沿海境遇越发困苦,若让这些乱党得势,大齐从此将会民不聊生。 十年前,他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现在他不想再走老路了。 有几名副将低头避开了梁总兵的眼神,立场已然明了。谁都知道此战朔阳侯的赢面更大,跟随朝廷只会落得和前朝诸将一样的下落,建越军不是梁介一个人的军队,他们当然可以选择另择其主。 高威筌神色逐渐黯淡,心中万般纠结,当今皇帝曾经残杀了他的兄弟,镇国将军府的雄兵毁于一旦,今日他要是跟随梁总兵支援朝廷,便是对弟兄们的不义。 梁介失望地孤身向帐帘走去,经过高威筌时顿住了脚步,见他也无动于衷,遂叹息了一声,准备掀帘离开。 “将军。”高威筌的声音隐隐颤抖,似乎是在强忍着情绪,他缓缓转身面向梁介,右手握拳锤在左胸,正声道,“末将愿随将军驰援庆都!” 不论如何,镇国将军府,永生永世忠于大齐,至死不变。 梁介抬手重重拍在了高威筌的肩上,颔首道:“好,即刻随我入都!” 日暮将落之时,梁介带着愿意同行的将士启程,高举着大齐军旗向庆都奔赴而去。 —— 常平城外的山洞中,吴道悲浑身刺痛地醒来,头脑昏沉地难以睁眼,痛苦地低吟了一声。 左清川闻声,来不及放下捣药杵便匆匆跑来了,急忙询问道:“这副药感觉如何?” 吴道悲摇了摇头,吃力地说道:“浑身疼,宛如针扎一般,还伴有灼心之感。” 左清川掐着自己的下巴寻思,喃喃道:“估计是剂量太猛了,你都扛不住,更别提那个病秧子了,得想办法添点温补的药。” 吴道悲艰难地坐起身,只觉得那灼心之感越来越严重,预感到即将有大事发生,他抬手点六壬,意图解开心中疑惑。 左清川回到山洞中的一块大石边,在上面铺好一张白纸,重拟了一张方子。 这是对吴道悲试验的第二十三副方剂了,把毒窟里他们能采到的草药几乎都试了一遍。 好在遮月楼的人都在暗处护着,否则他也差点死在那里头。 左清川吹干纸上墨迹,见吴道悲的脸色惨白,歪着头问了句:“我很好奇,究竟是什么人能让你这么个小道士冒着生命危险来毒窟找解药?” 吴道悲缓声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