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郡王很懂得适度举措,在皇帝眼皮底下,从未惹出过乱子。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位平阳郡王,比皇帝更有手段。
郡王懂得治国理政,不能只怀柔,不能只镇压,有明面上的律法,就要有暗处的刀枪,有郡王暗中辅政,大琰风生水起。
所以,校场下面的牢房不过是数百个暗衙门之中的,最显眼,也最没用的一个,即便坍塌,露出真面目,郡王也不在乎。
郡王下来,是骆青山亲自来迎,郡王背着手,慢慢地溜达,问道:“怎么样了?”
“王爷,陈苍什么都不肯说,”骆青山伴随郡王身侧,如实禀告,“您留下话说先不许打,我们都还没动手,好吃好喝的侍奉呢。”
“引我去看看吧,”郡王阴恻恻地笑了笑,“我也想知道,敢背叛我儿子的将领,能有多硬的骨头。”
第311章
“王爷, 小心些,”骆青山搀扶郡王下了暗道,“前头有些地方会黑一些, 不知怎么的, 燃灯也不是很能照亮那地方。”
“无碍, ”郡王笑说,“我这暗道下阴气很重, 里头有成千上百的尸骸,厉鬼所过之处吸光,照不亮, 也是应当的,只是青山你莫怕。”
骆青山勾唇:“王爷,末将名青山,传闻山中常堕龙,这青山, 连那样的神物都能镇住,小小无名厉鬼,自不成问题。”
“好, ”郡王对骆青山的胆识与答复都甚是满意, “我儿子虽在陈苍身上走了眼, 却没看错你, 今后可要留在他身边, 我知道,他已然将你当作兄弟看待,你可千万护着他,莫让那些都督府的杂碎欺辱他。”
“王爷,末将有今日, 幸而主帅垂怜,”骆青山每每想起唐煦遥,就心怀感激,“您的话,末将一定记在心里。”
交谈间,骆青山已经搀扶着郡王走过暗道,这条狭窄的地下走廊只能容纳两个人,前后都有军队卫护,是防止地牢或是衙门内生变而无征兆,用于抵挡前方事端的。
在郡王和骆青山身前卫护的官兵与死士无二,是绝对忠诚,可以在任何时刻,无条件为郡王殒身赴死。
暗道尽头就是牢房的入口,自此分成四列,共设有二十四间深牢,深牢之后,是审讯室,陈列刑具,平阳郡王执掌近百个大小地牢与私刑房,他的牢房比朝廷里其他人的要整洁,没什么异味,吃住也好,饭菜都是与王府配置相齐的,有时还能得来些莲花白喝一喝。
除了深牢整洁与饭食配置上与朝廷里拥有地牢的官员相异,还有一处相异,就是极少有犯人在郡王那活过三天,没有血污和尸臭,有专人在此打扫,牢房当然干净,至于那顿与王府配置一样的饭菜和酒,不过是上路前的体面罢了,这就是郡王的怀柔手段,不过依着他对犯人的性子,总不肯极致的温柔,仁至义尽之时,总要送上最狠的一刀。
郡王素来爱养草木花卉,所以这座地牢正上方有个梨子树林,规模庞大,枝繁叶茂,到收获之时硕果累累,压弯了枝头,掉下来就是黄金满地,郡王从不吃这里的果子,从不让唐煦遥他们吃,也从不分给相好的同僚官员,尽数送给京师的老百姓,让他们拿回家解渴。
唐煦遥倒也不爱吃梨子,他单是不解,郡王为何不把这样好看的梨子送给官员,好朋友也不给,只给百姓,那时唐煦遥还小,尚未弱冠,阅历少,无法参透许多事,郡王念此,也并未细细解释梨子林下的玄机,只告诉唐煦遥:“百姓的苦,只有这些梨子知道,希望这些果子够甜,能让百姓忘了以前的苦,哪怕暂时也好。”
唐煦遥贯穿少年的疑惑,从跟着郡王到此来访,恍然了结。
葬在梨树下的恶官欠了百姓的血肉债,要以血肉归还,杀人偿命,天经地义。
陈苍关在最里面,从入口走进去要有一阵子,在前头卫护郡王的两名侍卫带路时,顺便拿着火把照一照身边的牢房,查验里头的犯人是否安分。
里面的犯人没有不安分的道理,这牢房内真是太压抑了,到处是身穿重甲的官兵侍卫踱步的声音,嗡嗡地回荡着,这里的犯人不允许交谈,一旦有交谈声,哪怕是轻微的,都会被警戒。
虽然侍卫们没得到郡王的命令不会打人,但他们作为警戒时会用长剑敲击牢房的铁栏杆,声音依旧嗡鸣作响,实在让人害怕,久住于此的人时常惶惶不安,终日惊悸。
这里太黑了,从来不见日光,侍卫们只会送饭,抽刀敲打栏杆警戒,以及踱步巡视,那火光时而映照出他们的脸,他们从来没有任何表情,麻木而冷漠,在犯人眼里,这些侍卫实在与厉鬼无异,这地牢就是人间炼狱。
骆青山伴在平阳郡王身边,温声道:“王爷,梨花又开了。”
“甚好,”郡王点头,“青山,待会你陪着我去看看。”
骆青山低眉:“是,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