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则生变,苏景同还是早点处死好。
兵部同左正卿唱反调,引起群臣附和。
禁军首领江天站出来挺左正卿。
他倒不认识什么苏景同,西南王谋反前期远在西南,见不到苏景同,等西南王打到京城,他早护送左正卿去了西北为顾朔效力。他没见过苏景同从西南势如破竹杀到帝都的恐怖。
至于顾朔和西南王对上,有左正卿在,半月西南王就兵败如山倒。
在江天眼里,苏景同的大周四大军师之名,应当是靠脸来的,实力不过尔尔,给左正卿提鞋都不配。他还得感谢苏景同,太菜了,导致西南王的军队不堪一击。
苏景同现在死还是查清楚罪名再死,不重要。重要的是,群臣正在攻击左正卿。
江天作为自封的左正卿最好的兄弟,哪能忍得了他们欺负左正卿,当即呛声回去,“康宁侯句句为公,句句维护法理,怎么在众位大人口中成徇私了?是刑部犯懒不想干活,还是兵部想泄私愤不守法律?多大点事,要处刑必须有完整的证据,这也值得讨论查不查?下官和苏景同没交情,下官提议查!”
“查?”有人问:“谁来查?”苏景同情况复杂,又智计百出,谁能保证查好?
左正卿请缨:“微臣请查。”
谁都能查,唯独左正卿不能查,他和苏景同关系匪浅,查出什么结果都免不了质疑攻讦,江天火速倒戈:“不行,太耗身体,侯爷千万珍重自身。陛下,臣请查。”
“查?”又一人冷笑:“人还没找到呢,你怎么查?”
装打瞌睡的镇西侯适时睁开眼睛,插话道:“大人,本侯找到苏景同了。”
“敢问侯爷,苏景同人现在在哪?”刑部尚书问。
镇西侯打了个哈欠,“本侯把他打扮成嬖人,当贺礼送给圣上了。”
朝廷瞬间死寂。
朝臣们怀疑自己耳朵出了问题,镇西侯在说什么东西,苏景同,嬖人?贺礼??
这是能组合成一句话的吗?
群臣眼观鼻鼻观心,谁也不敢抬头看皇帝的神情。镇西侯是酒囊饭袋,脑子里只能装黄汤,把谋逆之臣当嬖人送给皇帝玩乐的事也做得出来!
禁军首领江天面色微变。他昨儿下午回京,原本要立刻进宫面圣,结果潘启传旨要他护送左正卿回府,不必面圣。他便没回宫检查宫闱防守。
副统领向他汇报了镇西侯送了一个嬖人给皇帝,身份不明,但皇帝十分上心,将贺兰芝和太医院院令都派过去守着。江天不明底细,只能叫人加强戒备。
他哪里想到,嬖人居然是苏景同!
万一苏景同谋逆之心不死,想借机刺杀皇上呢?这是他职责范围,不可不管。
他立时跪倒在地:“陛下三思!苏景同不可不防,留身边有害无利!”
兵部哗啦啦跟着跪了一地,齐声高呼:“请陛下三思!”
方才恨不能赶紧弄死苏景同的刑部尚书,这会儿态度大转弯,贺礼前天就送了,一天一夜过去,没听到皇帝处死苏景同的消息,且连苏景同找到的消息都没传出来,明显皇帝对苏景同余情未了,想保他的命。
苏景同一旦收监,是立刻处死,还是查清楚罪名再处死,那都是踩皇帝的脸。苏景同最好别出宫,别来刑部。
于是刑部尚书马上改口:“江统领此言差矣,陛下武功卓绝,苏景同不过一芥书生,手无缚鸡之力,既已献给陛下,便是陛下的贺礼,区区一件贺礼,何至于上升到家国天下的地步。”
镇西侯笑眯眯说:“大人说得有理。”
第8章 内疚
朝臣又吵作一团。
顾朔一声不吭地听他们吵了两个时辰,在喧嚣中淡定宣布退朝。
关于苏景同怎么处置,他想了两夜。
人不能留在他身边。他们已经结束。过去的关系,过去的人,该和往事一起随风去。
谋逆罪在,按律该斩首。
这自然不行。
轻一档流放。
边疆苦寒,遭罪无数。当然也不行。
再轻一档,终身监禁。
牢房不是好地方,终日不见阳光,不可以。
顾朔思来想去,苏景同从前提过喜欢江南的青溪镇,依山傍水,风景秀丽,饮食也合他口味,便圈禁到青溪镇吧,终身不得出青溪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