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是不是说明,他在苏景同心里,还是有那么一点点地位。
苏景同对他,有那么一点点真心……
他心里倾向后者,虽然苏景同否认过多次,但他依然脸皮厚地认为:四年前苏景同从周文帝手中要他当嬖人,是为了避免他被流放岭南;三年前苏景同坚决要同他决裂,另有隐情。
他只是需要那么一点反应,一点肯定,让他跨越所有的疑团和猜忌,顶着所有风险,坚定地再次留下苏景同。
苏景同的反应不出他意料,怕他内疚,骗他是苦肉计。
事情清楚明了,但顾朔就是想从苏景同口中听到答案。他们之间有太多没沟通过的秘密,隔着令人窒息的谜团和猜忌,他实在不想他们之间再有别的疑团。
他们也该换个模式相处,渐渐解开谜团。
“别躲避。”顾朔说,“看着我的眼睛回答我。”他把“朕”换成了“我”,就像三年前那般。
顾朔的目光很严厉,“有件事我需要让你知道:对我来说,隐瞒我,远比其他事更让我难过。”
苏景同抿抿唇,垂下眼睫:“不是。”
顾朔身上的凌厉一扫而光,他扔掉羽毛,把苏景同抱进怀里,不断地亲他的眼角,抚摸他的发丝。要求苏景同坦然说出内心想法,是件很困难的事,无论是他过去的经历,还是他现在背负的谜团,长久地压在心里,他已经习惯了思考每件事的利弊,衡量说与不说的后果,最后大包大揽。
这件事虽然小,却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乖,你做得很好。”
第9章 太监
苏景同的头靠在顾朔脖颈,玩着顾朔的手,顾朔的手很大,手掌厚实,掌心和指腹有薄薄的一层茧,是常年拿剑和弓箭留下的痕迹。
顾朔同他十指相扣,“现在局面和从前不同。我不清楚你在摄政王府、在西南王府是什么处境,局势复杂,牵一发动全身。你有隐瞒,你不想告诉我,我可以接受——虽然很生气。现在大局已定,且朕是皇帝,兵权在握,边疆已安,叛军已除,是天下最大的靠山。”
“你没什么不能告诉我的。”顾朔说。
“天塌了,朕也扛得起来。”顾朔漫不经心道。
苏景同高高兴兴地仰头亲了顾朔一口——他很喜欢顾朔的帝王姿态。
在他们决裂的那三年,苏景同时常做梦梦到顾朔临朝,他要穿着精致繁复的龙袍,坐在高高的驾辇上,行走在万里河山之间,武官开路,文臣随后,浩浩汤汤,他真正的君临天下,恭己临四极,垂衣御八荒。
顾朔微微移开头,提醒他:“注意行为,我们是决裂后的关系,你不能和三年前一样随意动手动脚。”
苏景同瞧着他俩十指相扣的手,又看着顾朔把他抱怀里的姿势,再盯着顾朔,用眼神谴责他刚刚一连串的亲吻。他已经把什么都做了,现在居然好意思指责他分不清关系。
苏景同诚恳地评价道:“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顾朔弯了弯唇角,“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朕是皇帝,想对你做什么就做什么。”
“好吧,不讲理。”苏景同嘀咕。
顾朔闷笑。
“说正事。”顾朔把苏景同放下来,让他去桌边坐好。
苏景同猜到他要说什么,同样正色起来。
“朝臣现在在讨论关于你的处置。”顾朔道。
苏景同“唔”了一声,毫不意外,他身份敏感,关于要不要审就能吵很久,刑部不想惹麻烦,兵部想尽快处死,正卿不同意,想拖时间再查查,万一还能抢救。接下来又要吵谁来审。
刑部恨不得能躲多远躲多远,唯独敢接的,大概就是左正卿了。
苏景同道:“正卿身体不好,不能叫他审。”审案子劳心劳力,他哪里经得起。
顾朔摆手,“不是问你这个。”
无论谁审,都免不了去刑狱待着。且查不查他自己谋反的事,摄政王谋逆是板上钉钉,无非是一桩罪死刑,还是两桩罪死刑的区别。
何况苏景同瞒着的事,背后不知有多少弯弯绕绕利益纠葛,苏景同不想主动交代的话,就算左正卿来了也撬不开他的嘴——他如果在刑狱中主动交代,那很可能是另一个陷阱。
审苏景同,除了把罪定的更死,没旁的用处。
顾朔根本不打算让他受审。
“谋逆罪在,朕不能太过徇私,朕给你两条路,”顾朔说:“第一条,终身圈禁青溪镇。”
“不去。”苏景同立刻拒绝,“我不走。”顾朔明摆着是要放他走,一旦他决定放手,他们就真完了。
“不是真圈你一辈子,”顾朔说:“风头过了,就放你出来。”
“不选。”
“朕会安排人照应你,不会叫你吃苦的。”
“不去。”
“第二条,发配为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