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婉瑛急忙转头,无所事事地盯着马车内壁的花纹看,避开那道盯住自己的灼热视线。
思绪飘飘荡荡,不知为何,突然想起那年初到玉京时,萧绍荣也带她上街游玩过,每回都会让她戴上帷帽,他说不想让别的男人看去婉瑛的容貌。
帷帽又重又不透气,吃饭也不方便,但婉瑛还是戴得心甘情愿,因为她也不喜欢那些男人看自己的目光。一层薄纱,不仅隔开了那些令人起鸡皮疙瘩的凝视,也为她筑起一道安全世界的樊篱,在这个小世界里,她感到安心。
可面纱能遮住面容,却遮不住春衫下弱柳扶风的身形,还是有越来越多的视线飞来,蛛丝一般的黏在她身上。
后来,萧绍荣就不再带她上街了,他笑着说,好在瑛娘你原本也不爱出门,有什么新奇好玩儿的物件,夫君买来送给你。
婉瑛认为他说的挺对的,自己本来也不爱出门,于是顺其自然地将自己圈在府里寸步不出,等着萧绍荣时不时带些外头的物件回来送给她。
婉瑛从来没有不满过,可现在,难道是因为闷在屋子里太久了么?听着马车外春晓和小顺子的斗嘴声,他们正叽叽喳喳地议论着,哪条街新开了家糕点铺,今日上元佳节,承天门前摆了座鳌山灯,那灯有多高多大……
听着听着,婉瑛的内心也不禁生出一丝雀跃。
真的……很久都没有出门过了呢。
*
承天门前的鳌山巨灯,婉瑛很快便看见了。
正月十五本就是灯节,从正月初五起,京中各大灯烛铺子、私人作坊就开始大显身手了。莲花灯、百兽灯、兔儿灯、螃蟹灯、这些都是常见式样的;还有不寻常的九天如意灯,魁星灯,麒麟吐火灯;有的在剔纱上描金细画,绘出二十四种美人图,灯上美人或坐或立,有的笑颜如花,有的饮泪吞声,有的两靥含愁,神态动作栩栩如生,似要从纱灯上活过来一般。
满街华灯璀璨,美轮美奂,看得人目不暇接,就连那树梢枝头都挂满了灯。
在这其中,最显眼的大概便是位于承天门前的那座鳌山灯了。
这是宫中将作监所做,因为出自内廷,所以极尽奢靡,用料讲究,光是灯纱便是用价值千金的蜀锦所制,灯高七层,几乎与城楼比肩,大得令人咋舌,上面绘着飞流瀑布,还有“共赏元宵”“与民同乐”的字样。
有的商家新奇凑趣儿,还在纱灯上绘了《四书》中的小故事,令人猜典故,或是写了《千家诗》,让人接下一句,猜中灯谜者赏灯一盏。
婉瑛最近恰好在学诗,姬珩便带了她去猜灯谜,权当考试。
商家为了不亏本,写在灯上的诗自然不会是人人都能背的小儿诗,只偶尔几盏粗制滥造的丑灯,因为卖不出去,上面题的诗才相对简单。
有一盏灯上写的是“最喜小儿亡赖”,婉瑛才学过这首,顿时如获至宝,口齿清晰地接出下一句:“溪头卧剥莲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