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薄荷新绿 第5节</h1>
明白他意思后,薛瞻整个身体都向后躺去,将脑袋磕在座椅上,心中怅然一片,阖了眼,徐徐道:“我忘了。”
是真忘了。
但好像已经留下旁的东西。比如贴在胸口处的那张零钱,又比如放在卧室窗边的那束花。
尽管,鲜切花会一点点失去最开始的最好姿态,花束里的薄荷也终会干枯,不如种在盆中的那么肆意鲜活。
*
周一19号,是宁远中学高一年级新生入学报到的日子。
有好些学生都是家长开车送来的,段静秋原本也要来送。但花店生意忙,家里仅有的那辆车要用来卸货,最后还是没送成,许佳宁自己坐公交来了学校。
宁远中学的校园比许佳宁的初中要大很多,许佳宁一边走,一边观察。
在通往最中心的那栋教学楼的林荫路两旁,立着好几个宣传栏,上面有事先张贴好的分班名单,是按成绩排的。
许佳宁从一班开始找起,不费多少功夫,因为第一个名字就是她,右下角还标了中考分数。
随后,她继续往下看,找到了两三个初中的同班同学,心中闪过惊喜,而看到最后时,目光则是微微一顿。
最后一个名字,是薛瞻。
会是在花店里,见过两次的那个男生吗?
会有这种巧合吗?
无缘由地,对于高中的班级,许佳宁突然生出了一点额外的期待。
走进教室时,班上已经来了十几个同学,许佳宁特意每一个都看了一眼,没发现薛瞻。
随后她怔了下,想起薛瞻一直戴着墨镜,自己压根没记住他的样子,即使他坐在这儿,大概她也认不出来,她便轻笑出声。
关于排座位,老师没有提前通知是按成绩排。
可许佳宁扫了眼黑板上画的座位表,与她记忆中宣传栏的分班名单排序完全对应上了。
进来的人一个个都坐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上,入学成绩从高到低,从靠窗处开始,呈s型拐下去。
作为市中考第一的许佳宁,座位自然是第一个。
那里靠近窗户和讲台,离老师最近。
一班的教室空间很大,两面都是窗,讲台在最角落摆着,不会遮挡许佳宁的视线。
许佳宁朝后望去,只看到与她对角线的位置,班里的最后一个座位,空着没坐人。
薛瞻没来。
“同学们好,我是一班的班主任兼数学老师,杨雪青。”
班主任是个干练的中年女性,用白色粉笔在黑板上写起字来,洋洋洒洒。
写完名字后,又在旁边写了“41”这个数字。
“咱们班,一共四十一人。”
“现在学校提倡精英教育,你们四十一个人的入学成绩,是高一全年级的前四十一名。”
“但别以为到了一班,就能骄傲了,就不用努力了。今天座位这么坐,就是想让大家好好体会下,就单纯在咱们班内部,彼此的差距有多大。”
“只这么坐一周,补课结束会再重新排位置。”班主任补充。
“不过话说回来,以后的高一一年,班里人都不会变了。等高二文理分班,才会有大变动。所以请大家珍惜这一年共同学习的时光。”
“好了,现在大家依次自我介绍一下,简单点就行。”
杨雪青说着,就将目光落在许佳宁的身上。
“许佳宁,和盛中学。”
许佳宁的自我介绍足够简单,但刚一坐下,班主任就情不自禁地鼓了鼓掌:“大家都向第一学习,语数英三门主课,没有一门是弱项。”
这样的学生,哪个学校都是抢着要的。
杨雪青看着许佳宁,已经开始畅想起三年后她的高考捷报,不禁笑意更深。
等自我介绍环节结束,选定班委人选时,杨雪青更是直接定了许佳宁:“提名许佳宁当咱们班的学习委员,大家没有意见吧?”
“没意见。”班上零零星星响起回应。
新组建的班级还没有凝聚力,除去初中同班的几个,绝大多数都不认识许佳宁,对许佳宁的了解,也只局限于刚才班主任口中的“中考全市第一”。
可似乎这一点就足够了。
许佳宁的成绩太过拔尖,即使在宁远中学这一全市数一数二的名校里,仍优越到狠狠甩开班里第二名二十分。
许佳宁本人其实对学委没什么兴趣,但班主任亲自指定了她,她如果开口推脱,就成了不识趣,于是她没有推辞,平静坦然地接受了。
随后其他的班委也都定了下来,就在众人以为今天要早早放学,开始喧闹的时候,班主任拍了拍手,示意众人安静下来。
“来两个男生,跟我出去搬书,下节课就上课。”
话音一落,全班唏嘘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