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女性文学 > 不负年岁 > 第165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165章(1 / 2)

<h1>第165章</h1>

“行,您高兴就好。”云遥笑了笑,也不和她争,将干了的信叠好放进信封。

“唉,也是苦了那孩子,闻家从小捧在手里的宝贝疙瘩,父亲和大哥走了,她却连在娘亲怀里哭的时间都没有。一个小姑娘家,也不知道怎么扛过来的。”

云遥出神地看着手中信封,想起那日明月惊闻噩耗哀痛吐血的画面,眼眶不自觉红了起来。

发觉自己的话勾起了女儿的伤感,云母忙换了个话题:“曜儿还没回来吗?”

云遥揩去眼角的泪,笑了笑:“还没散学呢。娘,您快回去吧,把信收好,交给明月的娘。”

害了闻伯伯和闻大哥性命,让明月吐血昏迷,不得不带伤领兵出征。此等恶人,她不光要他死,还要诛他的心。

一切都如云遥所料,李嵩从山匪手中“死里逃生”后,一边哭喊自己不孝,害了家中老娘,一边大骂杨惇狗贼,不仅将他指使自己通敌的事实通通交代了个干净,还说出了偷藏起来的信物和往来信件所在。

然而所有人都没想到,这剂药有些过于猛了,服丹后的皇帝身体本就已经是强弩之末,看见龙案上四子杨惇通敌叛国的如山罪证,竟是气急攻心,暴毙而亡。

云遥本想秘不发丧,却被杨惇先一步得知了消息,竟反咬一口说太子篡位,打着平叛的旗号起兵反了。

然而明眼人都知道,杨惇所谓“太子篡位”的理由根本站不住脚,而他指使李嵩通敌卖国的罪证却实实在在。

所谓失道寡助,杨惇发动叛乱仅仅三天就被镇压,杨惇自刎,党羽尽数伏诛。

太子承曜即帝位,改年号为景光,太后云遥垂帘听政。

景光二年,闻明月和闻朔定再一次领兵深入大漠,与羯族军队交战于秦山南侧,激战数日,尽歼羯族精锐。至此,羯族王的几个儿子、王弟、多位将军皆被斩于马下。羯族王带着残部翻过秦山向西北远遁。

消息传回朝中,举国欢庆。可还没等大家高兴多久,一个噩耗来得让人猝不及防。闻明月旧伤复发,连日高烧不退,病逝于返程途中。

原来,云遥的感觉没有错,一年前闻明月和石斡的那一战的确受了不轻的伤。

得知此事的云遥悲痛欲绝,大病一场。

闻明月的遗体送回闻家的时候,云遥拖着病体赶往闻家,在冰棺旁泪流不止,枯坐一夜。

值得一提的是,在拍摄云遥这场哭戏时,躺在冰棺中演尸体的滕遇竟也不自觉地流下泪来。

剧情进行到这里,滕遇的戏份已全部杀青,不日便要离开剧组。

之前录好的主题曲《双虹》和片尾曲《曾有明月》后期已制作完成,录音师今天已经把成品发给了关芷闲。

众人都表示出了好奇,想听听录出来的效果。

由于录歌时的画面也进行了拍摄,所以发过来的有纯音频和视频文件两种。

关芷闲在电脑上点开了《曾有明月》的视频文件,随着头戴耳机的滕遇和温祈年出现在画面中,的前奏缓缓流泻而出。

前奏结束,温祈年轻启唇瓣,柔缓的歌声响起:

“旧庭院

清风拂过面

拨动了谁的琴弦

剑影翩

跃然落纸间

画中是谁家少年”

滕遇接着唱道:

“西风烈

灯火明又灭

风卷帐帘声未歇

笔墨绝

长风送秋雁

满纸相思未敢言”

一句句歌词仿佛仿佛剧情重现,众人脑海中都不自觉回忆起相应的画面。

接下来滕遇率先开口:

“烽火怎歇

但问腰间长剑”

温祈年:

“风月何解

不过旧梦一篇”

两人视线对上:

“思念的结

绕了千遍

明月何曾为谁圆”

副歌部分,滕遇和温祈年一人一节。

“少时曾许家国愿

风刀霜剑又一年

梦里也曾

轻吻过你眉间

醒时难赴故人约”

“故人未改春风面

策马并辔过离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