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86章(1 / 2)

(' 穿着官服被搀扶着走出宫殿时,赵裕宁深深松了口气,脑海中却浮现出奇怪的画面来。

画面中,小王爷站在朝堂内,列于百官中。出列之后,持着朝笏,嘴里不知说着什么,情绪看上去挺慷慨激昂的,跟辩论演讲的状态差不多。

那大概是原主的记忆,赵裕宁能看到画面却听不到声音,似是在看一场默剧。

大宋对士大夫,文官阶层十分礼遇,直接喷官家都行反正不会被杀,或许曾经的赵澈是个真心为国为民,想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

然赵裕宁只敢在心里替他可惜,眼下自己还是以保命为主,杜绝一切被猜忌和涉嫌谋逆的可能。

“你说,小王爷是怎样的人呢?”

赵风闲听此摇头,出任务前他太心急,唯恐时间紧迫,只看了赵裕宁和乞丐将军关键的回溯,没有看完他的生平,所以他也不清楚。

“或许和你很像也说不定。”

赵裕宁只在他面前活泼跳脱,在外人面前一向儒雅腼腆。他平时喜欢散步钓鱼之类悠然的活动,不想出去时便拿着本书靠着椅子看。他待人和善很好说话,底下人也都很敬重他。

这么久了,没有下人质疑,就连最亲近的陈伯也没觉得割裂,说明差别不大。

“对了,”赵裕宁又想起一事:“那我顶替了他,原先的他是病死了么?我可不想把原主挤出去啊。”

赵风闲脸上笑容微顿,“你是延续了他的生命而非替代,我做事你放心。”

不解决诅咒的事,就算逃过这一世赵澈还是会重蹈覆辙,所以赵裕宁的到来是必然。

可是此时此刻的他,算是不存在了吧。

辞官成功后,赵裕宁总算放开了些,不再惶惶不可终日。

他的病是突发性的,平时行动如常不算违背人设。赵裕宁过不久后还是憋闷不住出门了,恢复了与别人的社交往来。

皇族世家自有一套谱系认人方式,能在同一阶层相识的人都差不多。哪怕是后面结识新人,也会有相关职员将其的面貌特征,背后的家族事迹查出来,记录在册。

赵裕宁调出卷宗连日温习数遍,出门见人就没什么困难了。

汴京繁华,当朝文化发展繁荣,作为从小对历史文艺感兴趣的赵裕宁特别喜欢那些活动,于是也继承了小王爷的朋友。

曲水流觞,吟诗作对难度大,赵裕宁努力作答,反正不管他作诗水平如何,都会被奉承,人有点小虚荣不是大事吧。

“王爷,最近很少听您提起朝堂之事,咱们都有点不习惯了。”

突然有谁家公子开玩笑,说出口后才发现自己不小心冷场了。

所幸小王爷临摹字帖没怪罪他,赵裕宁抽空道:“我有怪病在身,现已辞官,朝堂的事自是管不着了。”

“可是,”自古男人们聚在一起总是会聊着聊着讨论起国家大事,区别在于此时的青年才子们是真心忧国忧民,“我听父亲大人说,近来北方有些不稳。那些番人真是欲壑难填,每年都要找些事犯境。”

赵裕宁不想理会奈何历史雷达响了,忍不住竖起了耳朵,说这些他是真感兴趣啊!

说话的是尚书家的公子,随即有人向皇宫的方向拱手,一边问:“官家也有所听闻了吧,不知有何示下?”

尚书公子道:“官家怒而摔折子,本欲派使者前往警告。若是不听,便派兵去打,把番人赶回去。”

“幸而我父劝住了,道是番人占地虽广,环境却无比恶劣。他们愚笨种不好粮食也制作不出我朝的瓷器绸缎,以至国库空虚,犯境不过为些蝇头小利,何必与其置气计较。不如以谈判为主,打仗劳民伤财不可取也。”

“官家思索后觉得甚为有理,当即点了使臣。”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