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藏国 第11节</h1>
.......
“哗!”李邺再一次跳进水井,裴旻不是每天都来,给他指点一次,剩下的时间就由他自己苦练了。
意识到自己卑微的地位后,李邺被深深刺激到了,心中也燃烧起了滔天怒火,他才不稀罕做什么马球手,他要成为裴旻那样的绝世剑客。
这一次他没有感受到昨晚那样的寒冷刺骨,满腔的愤恨化作了强劲动力,他在水底奋力挥打球杆,艰难而果决,一次、两次、三次......
他的肺憋闷得仿佛要爆炸,他用劲全身力量挥出了第八杆,这才一蹬石锁,像鱼一样冲出水面,大口大口呼吸空气,但身体并不觉得疲惫,心中竟有一种说不出的痛快。
李邺深深吸一口气,又一次潜入水底........
水井上,裴旻默默地注视着水井,他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这孩子太出乎他的意料了。
第二次下井就能挥动八下了,要知道当年自己第二次下水最多也只能挥动五下。
这孩子就是一块璞玉,从前被石块包裹,愚笨而粗糙,现在外面一层石块被敲开了,露面了里面洁白温润的美玉。
裴旻心中叹息一声,将一个小盒子放在井台,转身飘然而去。
新书恳求大家支持
老高已经很多年没有休息了,非常疲惫,但也只能咬牙坚持,选择了这条路,再艰辛也得走下去。
累一点老高不怕,怕的是没有读者,没有支持。
老高写这本《藏国》,是经历了一次次痛苦的教训总结出来,不能丢掉自己的风格。
读者看的不止一本书,各种口味的书都品尝后,或许在老高这里能尝到另一种与众不同的滋味。
老高的风格很适合写隋唐,或许隋唐有尚武的风气,每个人行事风格都是那么奔放,哪怕坏也会坏得狂放。
所以写隋唐我就会有一种如鱼得水的感觉,我自己就会写得很张扬,整个思路和文气都是向外奔放。
而宋朝就会写得很收敛,拼命往回收,那种感觉很难受,就像一个长跑运动员去练体操,有一种憋屈感。
所以这本书我自己就写得特别爽。
今天周一,老高要向大家求票了,推荐票,月票,都投给我吧!还有打赏,一块钱两块钱,让我知道,您还在看我的书,您还在支持我!
第14章 临阵磨枪
今天晚上李邺练了整整两个时辰,潜入水底二十次,最多一次挥杆达十下,最少一次也有七下。
李邺爬上了井台,坐在井台上喘着粗气,这时,他忽然看见了旁边的小木盒子。
舅父居然来过了,李邺急忙举目向四处寻找,却没有发现裴旻的身影。
李邺连忙打开盒子,盒子挺深,有上下三层,上面两层是十只小瓷瓶,就是昨天自己喝的药水,最下面是十颗黑色药丸,还有一张纸条。
李邺拾起纸条,借助月光细看,‘十日量,药水外涂,药丸内服!’
“啊!”李邺脸庞发热,难怪药水那么难喝。
.......
入夜,李邺躺在小床上,他有心事,怎么也睡不着。
这时,他听见院子里隐隐有说话声,心中奇怪,便起身披上衣服出去。
原来是木大娘蹲在院墙边烧纸,嘴里念着什么?
李邺有些好奇,慢慢走了过去。
木大娘抬头看了他一眼,叹口气道:“这么晚了,还不睡?”
“我睡不着,大娘在给谁烧纸?”李邺蹲下问道。
“我死去的丈夫,大娘给你说过的,你也忘了?”
李邺挠挠头,“我啥都忘记了!”
木大娘低声道:“他姓杨,是一名唐军士兵,开元七年,被征调去和吐蕃作战,便再也没有回来。”
“那大娘有孩子吗?”
木大娘点点头,叹息道:“也是一个小娘子,她爹爹阵亡没有多久,也不幸染病夭折了,她才一岁啊!”
李邺心中一阵歉疚,自己真不该问。
“大娘,对不起!”
木大娘摸摸李邺的头,笑道:“有啥对不起的,都三十年了,大娘的眼泪早就哭干,只是担心他们在地府里没钱饿肚子,每年这个时候我都会给他们烧点纸,你以前最喜欢帮我烧纸。”
“后来呢?”
“后来你外婆又怀了身孕,那时你娘才两岁,没有人照顾,我就去照顾你娘,把她当做自己的女儿,一直到现在,大娘每天念经,就是希望你们娘俩平平安安,这是大娘这辈子唯一的心愿了。”
李邺默默拾起一叠钱纸,一张张放进火中,火光熊熊,映红着祖孙二人的脸庞。
.........
次日一大早,乔彬便找到了李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