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舒云对这位突然冒出来的代王之孙持怀疑态度,一路跟随,见卫琚是真的将卫辞平安送回营帐,又回到水井边帮他打了两桶水去伙房,还帮卫辞取了晚食回去。
看来,他是真心对待卫辞。
他武功虽低,但人还算机灵,以后有他看护卫辞,她也可以放心离开了。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乔舒云站在营帐外的树下最后看了卫辞一眼,心里默默道了一句‘愿君珍重’,便转身离开。
卫琚和堂叔一起吃完晚食,正和他闲聊,突然,见他抬头看向营帐外那棵槐树,神情发怔,整个人一动不动,似丢了魂一般。
可那槐树明明十分寻常,树下也什么都没有啊。
“堂叔、堂叔你怎么了?难道是那棵槐树下有什么东西?”
槐树属阴,卫琚不由得联想到一些鬼怪传闻,吓得后背发寒。
天还没黑透呢,鬼大哥们这么早就出来了?
他卫琚天不怕地不怕,唯独只怕鬼神啊!
卫辞回过神来,低声叹了句:“她走了。”
它?卫琚一下子有些炸毛,那槐树下果然有东西,而堂叔竟然能看见,难道他眼睛虽然瞎了,但却开了什么阴阳眼?
“堂叔,那个,天色不早了,你先好好休息养伤,我就先回去了。”
卫琚说完收拾好碗筷就蹿了出去,为了能避开那棵槐树,特意绕了个大圈子,一路上心里都在默念:“鬼大哥们行行好,大家生前都是同僚,就放过小弟这一回吧,小弟回头给你们上三炷香,不,十炷香……”
卫辞不知道自己一句话就把卫琚吓成这副样子,卫琚离开后,他摸索着出了营帐,去到槐树下。
这一路上,他虽然明知她暗中跟随相护,却始终假装不知道,也不敢露出分毫依恋。
就是怕她一旦察觉,就不肯轻易离开。
现在她走了,他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站在这棵槐树下,去感受她残留的些许气息。
经此一别,再次相逢,应该就是阴阳两隔了。
第一百零四章 大结局
一连两日, 卫琚训练轮班之余,都会来伙房帮卫辞舂米挑水,也防止有人再来殴打他。
卫辞没有对他说一个谢字, 直到第三天傍晚,卫琚要离开时,他才出声提醒了句:“今晚莫要睡得太沉, 警醒一些。”
卫琚虽不解, 但还是应了。
夜里, 他半睡半醒时, 突然,战鼓声响,有敌袭!
元熙四年秋, 北狄十万大军突袭营州, 营州边军不敌,退守饶城。
急报传入洛京,晋宣帝卫穆震怒,指派郑老将军为都督, 调集统率北境各地大军,抗击北狄贼寇。
郑老将军早年便是镇守北境的大将, 后来被大魔头卫轲暗害, 囚于地牢多年, 如今才逃出来没多久, 虽元气大伤, 仍旧临危受命, 披甲上阵, 带着临时调集的一万大军赶赴饶城。
饶城, 营州军虽借据地利勉强守住城, 但在北狄大军的强攻下,每日死伤无数,原本安宁平和的小城,如今俨然成了人间地狱。
卫辞身为火头军,不用上阵拼杀,倒是侥幸活到现在。
卫琚则是仗着身上有些武功,每日上城墙搏杀,博出了些威名,还被提拔为辖管十人的火长。
这日,卫琚拖着伤躯去看望卫辞,一边喝酒一边感慨道:“从前,我一直向往,能够在战场上英勇杀敌,成为像……一样的大英雄。可现在,我才知道,战争有多残忍。”
“我每天,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身边的同袍们一个个倒下,哪怕我拼了命去杀再多敌人,也保护不了他们。”
“现在,军中人心惶惶,大家都知道,城门快要守不住了。有的人想要当逃兵,被抓住当众斩了头。有的人心生胆怯,死在了敌人的刀箭下。还有的人,拼命想要守住城门,却无能为力。”
“听闻朝廷已经派了郑老将军率兵支援,但恐怕等不到郑老将军来,北狄就要攻破城门了。”
“城门一旦被破,北狄军长驱直入,不知会有多少百姓死在他们的铁骑下。大晋江山,危在旦夕。”
……
卫辞默默听他倾诉,父王执掌北境时,虽有故意挑起战火以煞气练功之嫌,但有他镇守,北狄军断然踏不进大晋一步。
这些年,北狄在父王的压迫下韬光养晦,如今父王消失无踪,是北狄军进攻大晋的大好机会,自然一鼓作气所向无敌。
这些是他早就预料到了的,他本以为自己可以毫无波澜,以为自己可以平静地在伙房等死,但听了卫琚的讲述,听了那些将士的惨状,他心里却意外地起了一丝涟漪。
“如果城破了,你会逃走吗?”他问。
“当然不会,我宁愿死,也绝不会做逃兵。”卫琚坚定道。
“卫穆害你一家性命,你又何必为了他的江山拼命?”卫辞又问。
“我不是为了他,是为了大晋的江山,是为了千千万万大晋的百姓!我可以逃,他们又能往哪儿逃?”卫琚语气激动。
卫辞虽不能视物,却仿佛能看到面前少年眼中的光,看到他的拳拳赤子心。
哪怕惨遭灭门,哪怕备受冤屈,却仍旧满腔热血、心怀正义。
就像是她,为了守护天下太平不惜一切……
“我有一计,或可解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