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女性文学 > 曾见万里星野 > 第37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37章(2 / 2)

我们才会得知春雨来过了。每次察觉,春雨已过,只留人来回味。

可是春朝本就湿漉漉的,或许总有一两个人觉得春雨从未来过。

而顾月疏则是那个从未察觉到春雨的。

但好在她有哥哥有爷爷奶奶,沉默的爱多,响亮的爱也多。

这两种爱维持着她现如今的模样。

不过父母永远是她心中的一根倒刺。不碰它很痛,碰它却更痛。

她其实一生已经很顺遂了,可是人总贪心。她平日热烈向上,积极乐观。但她是个诗人。因此闲时又喜忧愁,诗人不备忧愁,那么她的诗就缺少美感了。

应了她哥哥的话,在这待久了真的会被同化。她似乎比从前更多愁善感了。但好在就算是现在的她还是乐比忧多。

“老师。”

声音像一把利刃划破她寂寥的绸布,将她从窒息之中解救过来。

“下雨了,听说你在这。我怕你没伞。”

你的河流也来了。

作者有话说:

其实还记得剧情的会发现,就是有三个人的故事很像。但是隐藏在故事背后的本质,她们三个却又各不相同。被贫困与家庭牵制,现在就要辍学嫁人的萧凡和放不下身段,对未来迷茫到失去生的希望的安生,还有就是能够独立出去,但是家人把责任当威胁命令一个人成为附属品的周珠雨(其实周父能供,周珠雨的家庭说不上多富有,但也绝对不贫穷。她父亲五十多岁了,身体确实也不行了。平时对她也很好,但是只要周珠雨一点不顺她的心,他就会拿读书当做威胁,歇斯底里。我觉得很多孩子也都是受不住的。她们不知道这句是真,还是那句假,说出口的话要么是治愈人心的,要么是伤害人心的。不要忽视语言的力量。这种环境下生长出的孩子也大多敏感,自卑。倒不如说在这里出生的孩子都会自卑。)一个落后的地方写不出千篇一律的故事。但每个人伤疤的样子都各不相同,我也想将每个人的伤疤都记录下来。

第34章 不见春

人老了,就是能感受到生命力渐渐的流逝。与她恰恰相反的则是少女生命力的渐渐显露。

黄依红她总是在这小镇子里,找她从来不费劲,她仿佛扎根在此,可她一生都在流浪。

她从没依靠,像扎根大地的树木,被束缚脚跟但她的精神与灵魂总随风摇晃。

她想像风一样自由,可是不行。但她的子孙一定可以。随风去往更肥沃更明亮更广阔的土地。

她从始至终都信任着她的女儿与孙女,将信念寄托给她们,让她们存世有望,能干出一点自认为的大事就好,无需顾忌他人评价。

她能感受到她的生命在暗淡,她什么都不怕,她只怕她不懂爱的女儿和渴望爱的孙女。

怕女儿和孙女从此少了一个栖息地,能够为她们遮风挡雨的大树。

她怕先是她,再是星慕,随后是雅妍。

顾月疏是个很好的人,她在国庆假期的末尾赶到了家,之前从电话沟通都足以让她十分欣赏她。

现在见到了更是如此。

清风晨露画中仙,风雨途中闻此人。

几回周转窥荧光,应是春阳照人间。

这是黄依红对她的评价。

她没有多高的学历,但见识不浅。她不是一个称职的女儿。

早早出门闯荡,草草结了婚。中年得女后,丈夫不幸去世。

她也不是个好母亲。漠视女儿的需求,轻视爱的重要性。最后她的女儿走了她的老路。

她幡然醒悟,却又无可奈何。教育是一个多重要的东西,作为孩子人生当中第一位老师她太不称职了。

不过,她在暮年成为了一个好奶奶。教育的闭环太可怕了。

她只能担起教育的担子。

她因为太多的漂泊,生命变得格外脆弱。她认为最可怕的对于爱的表达方式是隐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