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街444号精神病院《离坚白》分院离满园不算近但也不算远,三人走了差不多半个小时便来到了这座精神病院前。
精神病院占地不大, 只有一栋二层小楼带一个小院子。根据介绍,这里曾是伪满洲国时期一处鬼子的实验基地, 后来所有人都嫌这里晦气,这里便被改造成了精神病院。
姜央瞅了瞅简短的介绍, 吐槽道:“怪不得都嫌这里晦气。”
大门口是个铁门, 警务室关着门,也不晓得有没有门卫。姜央上前敲了敲门:“有人在吗?”
没一会儿,窗户被打开, 露出一张干巴瘦的脸来:“你找谁?”
像是被野兽盯上一样, 门卫的目光让姜央感受到了一股从心底升起的不舒服来。
姜央不由后退一步,说道:“我们来找人。”
“找谁?”
他上哪知道去?
姜央胡说八道:“我的一个亲戚,从小被拐子拐走了,我们辗转好多地方, 才打听到他可能在这里, 所以过来找找。”
门卫竟然也没继续问下去,而是就这样爽快地打开了大铁门。
姜央挑眉,却又听门卫说道:“这里又不是什么好地方,别人都避之不及,你们反倒巴巴地凑过来。五点之前赶紧走, 我下班了,就没人给你们开门了。”
姜央冲着门卫道了声谢,便和赵庭燎与叶悬灯一起进入精神病院。
小院子里没有人, 明明白天按理来说病人都应该在外面散步的,但这里却连一个人都没有。耳边只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和脚踩在草地上的声音,安静的不太对劲。
推开二层小楼的门,他们终于见到一个活人——一个穿着护士服的护士姐姐。
护士姐姐抬起头,姜央打量了她一眼,发现还真是个“姐姐”。
她看上去似乎有五十岁了,也不知道是不是护士这行业昼夜颠倒使人看起来容易老,姜央甚至觉得她也许再过几个月就能退休了。
护士姐姐半死不活地抬了一下眼皮,满身班味地问:“来干什么?”
姜央:“找人。”
拿来糊弄门卫的说辞这次又拿来糊弄护士姐姐,而护士姐姐一副很不想上班的样子,竟然连问都没问,比门卫还好糊弄,直接拿出一摞又一摞病历本递给姜央。
“现在还在医院的病人都在这里了,你们自己找吧。”
看着放在导诊台上比他整个人都要高的病历本,姜央一时之间陷入沉思。
然而护士姐姐已经跑到一旁撑着下巴睡觉了,姜央无奈,只能和赵庭燎、叶悬灯一起查阅病历。
一本本地病历翻过,叶悬灯抱怨道:“太悲惨了,这么多病历,我们却连找谁的都不知道。”
“慢慢找吧。”姜央安抚他,“如果一个眼熟的名字都没有,那说明我们来找的就是这里的医生、护士,权当排除错误选项了。”
叶悬灯想了想也觉得有道理,便默默收回了抱怨的话。
下一秒,幸运女神眷顾了他,叶悬灯指着一份病历兴奋地说道:“我好像找到了!”
姜央和赵庭燎连忙看过去,就见叶悬灯甩出来的那份病历上写着一个人的名字——
【张桐桐】
张桐桐,当年照顾卓娉娉和卓袅袅姐妹俩的保姆。
大概是副本现在的时间线十年前左右,刚刚大学毕业的张桐桐家中出了变故——她的母亲出了车祸,必须截肢。肇事者却也是一个穷人,拿不出医药费来,张桐桐只能为了母亲的医药费四处奔走,放弃了虽然体面但月薪只有四千块的工作。
她长相不错,学历又出色,很快就被满卷和卓溢酒看中,被聘请过来做卓娉娉和卓袅袅姐妹俩的保姆。
说是保姆,实际上工作内容更偏向于照顾姐妹俩。张桐桐不需要洗衣做饭打扫卫生,日常工作就是监督姐妹俩好好学习、好好生活,别因为父母不在身边就学坏。
这份工作一开始还算轻松——说白了就是看着姐妹俩按时上学、放学及时回家或者去补课班,不要去泡夜店之类容易教坏小孩子的地方。
但是时间长了,姐妹俩长时间得不到父母的关心——母亲满卷全身心地扑在弟弟满蘅皋身上,父亲卓溢酒追求艺术,最近迷上了给一个裸模画画——姐妹俩开始作妖。
张桐桐身心俱疲,但又实在舍不得这份工作带给她的高薪,只能小心翼翼地哄着姐妹俩。
姐妹俩也不知道怎么想的,有一段时间就迷上了张桐桐给她们做饭。张桐桐就是个农村出来的孩子,做饭的手艺也就那样,她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姐妹俩喜欢她做的饭。
但那不重要——
姐妹俩爱吃她做的饭,她就能继续得到这份高薪的工作。看两个半大不小的孩子顺带给这两个孩子做顿饭就能一个月月入五万还包吃包住,她找不到性价比更高的工作了。
但长时间的思虑紧绷还是让张桐桐感觉到了赚钱的困难,她需要发泄。恰好姐妹俩不是每天二十四小时都需要她在身边的,因此张桐桐会在不需要工作的时候四处走走,放松一下心情。
就这样,她认识了同个小区里的很多保姆,并迷上了打麻将。
打麻将的快乐让她逐渐不再像之前那样努力工作,姐妹俩对她的需求也不是很大,见张桐桐天天打麻将,对满卷的工作汇报都开始糊弄,姐妹俩还觉得是好事。
于是姐妹俩有意放纵,张桐桐沉迷享乐,最后发展到了张桐桐可能一个星期都见不到姐妹俩几次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