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180章</h1>
成之染掰着指头数了数,道:“自伐齐以来,再不曾相见。此去岭南不知又多久,说不定等到我回去,她都已经成亲了。”
徐崇朝啧啧道:“许给了谁家,我怎么不知?”
“我来算一算……”成之染用手指弹了弹面前酒盏,叽里咕噜地念叨了一通,抬眼正色道,“若非王谢,便是袁萧。”
徐崇朝失笑:“由得你胡说!”
成之染挑眉:“你不信?”
“信信信,”徐崇朝无奈摇摇头,道,“你回去给她张罗便是了。”
“急不得,急不得……”
徐崇朝问道:“又怎么了?”
“兄长尚未娶亲,阿妹岂能先行?”成之染拍案一笑,“徐郎,你可要抓紧呀。”
她一掌下去,震得案上灯盏都抖了三抖。火光在她脸上猛地跳动着,恬然的笑容越发明亮了。
徐崇朝笑而不语。
成之染问道:“我说的有什么不对?”
“狸奴,想想你自己,少给别人操闲心。”
成之染紧盯着他,道:“徐郎,你脸红了啊……”
徐崇朝收敛了笑意,不自在地侧过头。
成之染大笑,笑声在屋中回荡了两声,便戛然而止。
“我阿父让你跟着李侯,你往东路来作甚?”
徐崇朝垂眸不语,半晌不见这边有动静,仔细一看,成之染已歪倒地上睡着了。
————
成之染醒来便忘魂,除夜之事半点不记得,至于后来是如何回到客房,更是两眼一抹黑。赵小五也百思不得其解,叶吉祥瞪了他一眼:“不着急赶路,想这些有的没的!”
想到军中元日便踏上征途,终日在水上行进,满眼青绿,看久了也不免厌倦。赵小五难得反驳道:“这一程又一程山水相连,饶是你着急,还能飞过去不成?”
叶吉祥不跟他拌嘴,对成之染道:“队主看看,这是什么话!”
成之染站在船头,脸颊被冷风吹得生疼,她捂着脸蛋,眸中竟隐隐闪着光。
“前朝楼船将军平定南越,走的也是这条路。”
二人都听得糊涂,问道:“楼船将军是什么将军?从没听说过。”
“据说是因为那将军舍舟登岸,翻越大庾岭之后,又伐木造船,重建楼船水师,因此便得名‘楼船将军’。”
叶吉祥问道:“我军过了大庾岭,也要像他一样吗?”
成之染笑道:“行军打仗,哪里能一味因循?”她望着眼前层层叠叠的细浪,低声道:“但这番功业,颇令人艳羡。”
第159章 深林
大军过了庐陵郡城,沿岸人家日益零落。上元夜,诸军夜宿山中,月光如水,林泉幽微,一片漫无边际的苍茫中,忽而浮起零星几点萤火般的微光。
众人正聚在丘豫舟中,听闻成之染惊呼,纷纷仰头观望。
“想来是西昌城在放灯。”丘豫手捻着须髯,缓缓道。
船队白日途径西昌城,过了这小城,上游数百里都没有城池。
断断续续有明灯升起,城中定是番热闹景象。山野间回荡着寂寂风声,念及前路漫漫,众人都有些感伤。
成之染仰首凝望,浑然不觉脖颈酸胀。每当见到有人放天灯,她总会想起乾宁二年上元春宴,天子放灯祈福的盛景。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当时一起看灯的人,早已不在她身边。
成之染顿觉颊边凉凉的,伸手一摸,泪痕已被风吹得干涸。今夜这月光如此明亮,若母亲在天有灵,一定能看到她罢。
夜里,成之染做了个昏昏沉沉的梦。梦里她回到大司马门城楼,又如同当年一般,在众目睽睽之下吟唱了霜娘教她的唱词。柳夫人静静地望着她,眼神中难掩欣喜和慰藉,头上金步摇在满堂灯火中熠熠生辉。皇帝听完很高兴,正要将彩头赐给她,座中忽有人插言:“这歌辞我隐约曾见过,原本刻在城北石桥上,只不过铭文早已漫漶不清。你是怎么知道的?”
成之染看不清那人容貌,张张嘴正要回答,嗓子眼却像被什么堵住了,任她拼尽全力都发不出一丝声音。堂中的朝臣开始窃窃私语,蜂虿般细密的声音越来越吵,仿佛要将她脑壳撑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