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313章</h1>
满朝文武称颂天恩,成之染于众人之间昂首,望见天子凝眉之间的顾虑和哀愁。这神情转瞬即逝,朝臣对会稽王请缨之举不无动容,会稽王将这些溢美之词置于脑后,与人群之外的成之染遥遥一望。
成之染勾唇颔首。她将背负起前锋重任,护卫会稽王收复洛阳,一切才刚刚开始。
听闻大赦天下的消息,最为欢喜的便是徐崇朝。他二姊丽娘母子流放到岭南,至今快要三年了,终于可以离开那瘴疠之地,回到金陵与家人团聚。
他派人到徐宅报喜,跟随那信使回来的,竟是徐望朝。
徐望朝满心欢喜,眼角眉梢都带着笑意,他家中知道这喜讯,上上下下都一片欢腾。
不过徐望朝的欢喜也并非全然为此。
他拉着兄长的手臂,兴奋道:“母亲知道二姊能回来,很高兴,我借机求她让我随阿兄出征,她也答应了!”
徐崇朝有些意外:“此去关中路远,往来少说要一年半载。你不在家中照看,作甚要出征?”
“阿兄从前可不是这么说的,”徐望朝反驳道,“光复故土,建功立业,阿兄去得,难道我就去不得?”
徐崇朝无言以对,先前徐望朝与他一道伐蜀,那时才刚满十五岁,披坚执锐在马上冲杀,竟是毫无胆怯和惧意。若假以时日,他这个二弟,定然能成为勇冠三军的猛将。
二人交谈间已走到后宅,乳母抱着小洛宛站在廊下,成之染捏了捏婴儿的小脸,惹得小洛宛咯咯直笑。
徐望朝心头一热,凑上前去将婴孩抱起,她那双眼睛纯净无瑕,如黑曜石般,好奇地望着他,又咧嘴笑了起来。
徐望朝一边哄着孩子,一边将出征的打算告诉成之染。
成之染闻言一笑,道:“那二郎想去谁的麾下?”
徐望朝看了看徐崇朝,到底不想在兄长手下约束,支吾道:“还请阿嫂收留我。”
徐崇朝无奈,对他道:“大赦的旨意下来,二娘很快就能回家了。你这时候走,可就见不到二姊了。”
徐望朝犹豫了一番,道:“我想见二姊,可更想让二姊见到一个有出息的阿弟。等到我将来得胜还朝,再见到二姊,那该有多好!”
他说着说着便笑了,亮闪闪的双眸满是希冀的光彩,让人再也说不出劝阻的话。
成之染笑道:“你若是愿意,就到我手下骑兵曹去罢。”
“我愿意!”徐望朝一口答应,笑得愈加灿烂。
小洛宛在他怀里玩得困乏,迷迷糊糊就要睡着了。成之染让乳母将孩子抱走,就军中诸事,细细叮嘱了徐望朝一番。
徐望朝认真记下,临了时问道:“这次去讨伐关中,听说大郎君要留守东府。那三郎君呢?他可会留在金陵?”
成之染微微一笑:“这几日我正要去拜会太尉,你与我一道,自然知晓了。”
第279章 诸军
不待成之染知会东府,成肃次日便派人来请她。徐崇朝兄弟二人随她来到东府,沧海堂中已有许多人在。
成肃今日召集诸将佐,为的是北伐部署。江河之间的山川形势,早已深深刻画在众人心间,夜以继日的钻研争论,先前定下的入秋攻势,也在反复推演之间越发清晰。
前锋诸军由成之染督统,兵分三路攻取洛阳。
东路人马以冀州刺史钟长统为首,他率军从东阳城出发,夺取大河南岸慕容氏占领的青鱼城,行进到巨野泽入河之处,开挖当年庾昌若北伐故道,然后向西朝重镇璧田城进发。璧田城如今也被慕容氏窃据,是东线一路最难啃的硬骨头,攻下璧田城便可以控制大河南岸,荡清主力水军北上的航路。
中路人马则由宁朔将军沈星桥带领,从彭城出发,沿汴水故道而上。宇文氏有刺史驻扎在汴水沿岸的重镇仓垣,此城距离河水与汴水交汇之处不远,只有攻下此城方能控扼汴水,开掘从汴水入河的石门水口。
至于西线,冠军将军桓不识从豫州寿阳城出发,逐次攻克颖水沿岸的南顿、许昌、荥阳等重镇,从陆路兵临洛阳。这三路人马并进,会聚于洛阳城外,兵多将广,收复洛阳城指日可待。
待水路开拓,成肃将亲率水军远渡江淮入河,溯流而上,去往洛阳与前锋会合,经冬之后,便西上叩关,与宇文氏决战关中。
成之染一手擘画大计,如今诸位将军已各各安排,成肃仍不知她的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