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都市传奇 > 长公主升职手札 > 第434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434章(1 / 2)

<h1>第434章</h1>

摞成小山的案牍,都是成之染代他批阅过的。他大多数时候一言不发,偶尔听到难解处,才出口询问两句。

案旁的金鹤香薰腾起袅袅青烟,谢夷吾的嗓音一如既往地平静。待皇帝挥了挥手,他放下了书奏。

成肃似乎叹了一口气,道:“太平处事稳妥,我不该……多操这些心。”

内侍识趣地为二人添茶,朝帘间一瞥,通传隔着垂帘道:“启奏陛下,太子右卫率丘豫求见。”

成肃抿了一口茶,道:“宣。”

丘豫快步从玉阶踏过,分明是年近花甲的老将军,走起路来仍旧像年轻时一样风风火火。

成肃抬头看着他,眸中竟生出一丝艳羡,见丘豫要行大礼,于是摆手道:“免了,免了。”

丘豫拱手答谢,又问道:“陛下近日可好些?”

他是出身宣武军的元从大将,年轻时随车骑将军谢峤北拒贺楼铁骑,又与寒微之时的成肃一同清剿海寇,后来更是同起于京门,南征北战,屡立战功。去岁成肃将他从豫州调回,到东宫辅弼太子,也是存了几分颐养天年的情分。

两人殷殷闲话,谈起了许多旧事,唏嘘感慨之间,成肃禁不住叹道:“董荣若是活着,来年……合办一场甲子宴,多好。”

“董侯可惜,”丘豫道,“陛下若不弃,来年我与杜侯为陛下庆贺。”

成肃点点头:“嗯……让他从彭城回来。”

谢夷吾在侧听了半天,见丘豫遮遮掩掩有话要说的模样,于是起身告退。

“侍中切莫见外。”成肃看了他一眼,摆了摆手道。

丘豫讪讪地笑了笑,道:“我上了年纪,记性不好,叨扰了陛下,反倒把正事忘了。”

“哦?”成肃笑着咳嗽了几声,问道,“是东宫之事?”

丘豫一下卡了壳,旋即道:“陛下料事如神。”

谢夷吾看了他一眼,不动声色地在小榻上坐正。

温热的茶汤倒映着成肃的侧影,他听到丘豫说道:“臣这右卫率虽没做多久,在东宫之中却有些拘束。往日在豫州,彭城王麾下将吏数千,兵士更不可胜记,泱泱军府,足以为一方砥柱。可东宫虽居于腹心,为陛下辅翼,人马却少得可怜。”

成肃道:“前朝无东宫,将士多不满员,因此少了些。”

丘豫颔首道:“如今储君已立,太子聪明灵慧。今非昔比,为国本考量,臣以为东宫兵马仍需有所增益。”他从怀中取出一道章奏呈上。

成肃让谢夷吾接过,略略听了听,问道:“这是……太子的意思?”

丘豫略一沉吟:“臣……”

成肃似乎笑了笑,道:“这种事,先去问太平公主。”

“这……”丘豫颇有些为难,他如何不知该禀报太平公主,可成昭远叮嘱他的事,他也只能硬着头皮上。

“去罢,”成肃半开玩笑道,“只要不是废东宫,余下的事情她都能做主。”

丘豫只得顿首告退。

成肃拿起了朱笔,在砚台边抿了抿。丘豫的奏章摊开在案上,他望着密密麻麻的字,又将笔放下,一时出神。

初夏槐风掠过檐角的铁马,叮当叮当间,他倏忽想起寒微之时与丘豫追讨海寇,钱塘的波涛,也是这般清泠的响动。

也不知他二人,到底还有没有甲子宴的福分。

————

寒雨空阶,天阴不散。正福殿燃起了烛火,火苗在风中摇晃,光斑掠过侍中王贯微微颤动的胡须。

“前朝衣冠南渡,以扬州为京畿,乃谷帛所资。以荆州为重镇,乃甲兵所聚。如今天下二十州,名目虽多,外奉贡赋,内充府实,莫过于荆扬二州。分庭抗礼,尾大不掉,岂能不为乱?”他在成之染下首慷慨陈词,不知不觉地往前靠,几乎要跌到坐席下。

“侍中,当心。”成之染提醒他。

王贯在座中坐定,玉笏又一次叩在金砖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前代荆扬之争,贻害颇深。前有逆臣王循自武昌称兵向阙,后有颍川庾氏据荆州弄权作乱,纵使前代事远,殿下难道不记得李劝星了吗?”

成之染提起的朱笔顿了顿,墨汁顺着笔尖滴落,在面前奏表上洇出个红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