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还是电池的成本要足够低。
深海勘探的无人集群产品不可能对外出售,所以豆豆在指挥实验室设计的时候,一直在探索如何压缩生产成本。
如何通过工艺革新来降低生产成本,众所周知对于靠化学电池来提供动力能源的机械产品来说,电池一直都是费用的大头。
那单离子导电电池纳入深海集群系统,一方面能用较为低廉的价格为自家产品提供电池,另一方面电池未来是可以投入民用的。
卖电池的钱还能用来补贴深海集群项目。
它真的,人哭死!
豆豆一出马,不但考虑到了一线职工的利益,更是不屑于一直靠拨款来继续整个项目,而是一直想着如何自力更生。
这操作,直接把上面跟下面都讨好了。
一个原本投入巨大的项目,似乎不需要投入那么多钱了,华夏制造业的企业跟员工还都拿到了更多的好处。
第一时间看完豆豆的计划,只能看到大家似乎都赢麻了,还找不出中间有谁输了……
但其实终究是有人吃亏的。
好在最吃亏的那个人本身对钱没太大兴趣,而且恰好就是他发起的深海无人集群系统这个项目,而且想要做这个项目还有些私心在里面。
自然也懒得介意新电池能带来的利益有多大。
群智大语言模型跟材料模型带来的庞大收益,集中到一个人身上已经很恐怖,如果他愿意的话,短期能调动的现金数量,哪怕所谓的世界首富也没法比。
更别提还有西林立橙负责建设的大型材料基地。依托在整条产业链条上的诸多单位也已经站在了乔泽这一边。
所以对于乔泽来说,本就没必要计较这些。
于是,这次是真的三赢了。
当然前提是华核集团跟高能所的这次合作能达到预期效果。这反过来又取决于豆豆所控制的材料模型给出的改造方案是否科学。
……
就在赵延吉焦急的等待了半小时后,一位穿着白大褂的中年男人红光满面的从被隔离开的试验区走了出来。
“赵主任,成了!119-311已经成功合成了出来了,而且各项性能进过初步检测,都达到了预设的标准。”
“太好了,太好了!对了,屈院士呢?”
“还在里面跟高能所那边的高院士比对数据呢,我这不是想着您还在外面等消息,就换了衣服先来通知一声。
对了,屈院士还让我跟您说声,您也不用在这里等着了。他们打算直接把光谱学分析跟反应截面测量等等这些测试都给完成了。
还有其他的物理测试跟化学测试,都还不知道要忙到什么时候去。您干脆直接回单位,或者去酒店等消息就行了。”
这番话让赵延吉怔住了。
第一阶段的任务完成,难道不该先庆祝下?他都打算先回去给大家开香槟了……
更别提这一套测试做下来,那根本就不是几天能完成的。
“这就不回去了?屈老的身体也撑不住吧?”
“我也这么说的,但屈老不肯走啊。我们也只能跟着先做着了,不过您放心,大家的干劲都很足。而且实验室跟检验中心都已经联系好了,而且保密局的兄弟也会全程介入,总之您放心吧。”
第287章 对不起,停服了!
不管是对于华夏的科研人还是普通人来说,由豆豆主导的大型任务系统都属于从没经历过的事情。
新元素的稳态同位素是如此,为打工人专门设计跟打造的奖金池同样如此。
甚至许多人将豆豆的行为模式看成了一场大型的社会模拟试验,通过豆豆的工业任务系统,来探讨人类是否能在人工智能参与辅助管理之下,过得更好。
这绝对是个很有前途的社科研究命题。
所有被纳入深海无人集群科考勘探供应链的企业,都成为重要的研究样本。
唯一可惜的是这次涉及到的样本量还是太少了些。
就好像豆豆说的那样,这次纳入任务系统福利体系的总计也只有一千五百人左右,相对于华夏十四亿人的庞大体量,的确显得微不足道。
但没人怀疑这是个近乎完美的开始。
……
华夏,西林工业大学。
当豆豆掌控了网络宣传阵地,西林已经开始隐隐有了向华夏科技中心城市发展的趋势。
对于西林市zf而言,这无疑是极大的利好。
事实上当乔泽在西林举办第一次报告会的时候,西林市政府就已经开始筹划大力发展教育跟科研,推出建设华夏腹部大型科研中心城市的概念,以达到城市发展新阶段的目的。
西林各方面的资源还是很强的。
比如本来就是历史名城,有着让诸多城市钦羡的旅游资源。
气候也还算好,虽然夏天稍微热了点,冬天又稍微冷了点,但不管冷热都没那么极端,而且优势在于四季分明。
至于交通条件,机场、高铁、火车站、高速路样样不缺。相对于硅谷来说,无非就是不靠海,没有港口。但只要科研方面有足够的吸引力,对于那些高科技企业来说,并不算太大的缺点。
尤其是大型新材料研究跟集散中心,更是之前西林最核心的发展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