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厘:“……”
别扭的小孩儿。
他笑眯眯的道:“小麦,你这份警惕很有必要,你也是为了芽哥儿好,是个负责任的好哥哥。”
“好哥哥就该喝甜豆浆,快喝吧。”
江麦:“……”
他冤枉了这人,但这人不但不打他,还夸他是好哥哥!
盯着叶厘看了几眼,嗅着鼻尖萦绕的豆浆味,他不由暗暗咽了下口水。
恰好这时江芽开了口:“二哥,快喝,一会儿要凉了。”
“就是,快喝吧,喝完去剁猪草,天快黑了,我也该做晚饭了。”叶厘也催了一句。
两人都给了台阶。
江麦嘴巴翕动两下,最后还是端起碗,转过身背对着叶厘,小口小口的喝了起来。
叶厘瞧着他红通通的耳朵,心中暗笑,还行。
虽然有些别扭。
但不犟。
喝完豆浆,两个小家伙去剁猪草,准备喂猪、喂鸡。
叶厘则是撸起袖子做晚饭。
今早起晚了,以至于中午时乡亲们都登门了豆腐还没完全压好。
他准备吃了晚饭就睡,好早起做豆腐。
或许是今日的开门红安抚了他的焦虑,第二次躺到破旧的土炕上,他一夜好眠。
鸡叫第一遍时,他醒了,虽仍有困意,但他还是穿衣起床。
只是,今日没有骡子,他得亲自推磨。
将十斤黄豆磨完,他不仅累出一身汗,双臂也酸痛。
早饭后,他开始做豆腐,待到中午,老豆腐压的正正好。
但今日买豆腐的人数骤降,一中午过去,只卖出去了十二斤豆腐。
这在他的预料之中,剩下的豆腐正好用来炸豆腐泡。
第7章
叶厘同昨天那般,叫住准备出门捡柴的江麦、江芽。
“过来,发工钱了。”
江麦闻声,牵着江芽来到灶房门口。
他看向灶台。
灶台上放着未卖完的豆腐。
叶厘是在柳筐中压豆腐的,三十斤豆腐,装满两个柳筐。
如今,一个柳筐是满的,另一个柳筐里也余下好大一块。
江麦盯着两个柳筐看了看,道:“豆腐没卖完。”
“没卖完你们俩也帮忙了呀,你俩又没偷懒。”
“别担心,余下的豆腐炸成豆腐泡,肯定能卖出去。”
叶厘从簸箩里拿出两枚铜板递到他跟前:“喏,好好放着,捡柴的时候别丢了。”
江麦:“……”
他又看了眼灶台上的豆腐,迟疑片刻,还是伸出小手接住了两枚铜钱。
“好了,你俩捡柴去吧,我去找秋梅婶换些大豆油。”
叶厘笑着道。
家中猪油不多了。
昨日卖豆腐时,他特意找与江家相熟的几家人问了,想看看谁家油多且愿意卖给他。
王秋梅前两日去县城换了三斤大豆油,他现在忙着做豆腐,没空去县城,王秋梅愿意将这些大豆油换给他。
此时的大豆油,都是用传统压榨法榨出来的,即便是熟榨,也有微微的豆腥味。
但架不住它便宜。
九斤豆子可在油坊换一斤大豆油。
算下来就是二十七文一斤,比自己熬猪油便宜。
若是用豆油炸豆泡,那成本又能降低一些。
至于味道,普通小百姓哪有那么多讲究。
再者,豆腐泡的正确吃法是让它吸足各种汁水,只要调料够,那完全能压得住豆腥味。
等江麦江芽出门,叶厘便拎上十八斤豆子和一小块豆腐,去找王秋梅换豆油。
将二斤豆油拎回家,他撸起袖子,开始炸豆腐泡。
他顺带炸了几个兰花大串串。
兰花大串串也叫豆腐串,但与那种干干的即便泡很久也不怎么吸汁的豆腐串不同。
兰花大串串里层的蜂窝多,很蓬松,口感与豆腐泡类似,泡在火锅/麻辣烫里,特别能吸汁。
他做的豆腐能炸豆腐泡,自然也能炸兰花大串串。
一通忙活,大半个时辰后,他炸了两斤豆腐泡、一斤兰花大串串。
熄火之后,他找出一块未使用过的麻布缝成布袋子——他继承了原身的记忆,虽不熟练,但缝个布袋子还是没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