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带着几分好奇进了院子。
而这时,正在炸豆腐泡的叶厘,听到院子里的对话,忙放下手中的筷子,和叶两一道从灶房出来。
双方见面,热情的寒暄了一番。
知晓鲍北元还特意买了两斤糖,叶厘立马道:“你来就来,不用买这些,太客气了。”
“该买的,第一次登门,哪能空着手。”
鲍北元端着江麦给他倒的凉白开,笑呵呵的道。
“你和江纪是好朋友,不用讲究这些。来,进灶房谈吧,我锅里还炸着豆腐泡。”
叶厘指了指灶房。
鲍北元忙应是,端着碗站到了灶房门口。
江麦、江芽好奇的听了几句,然后就拿上麻绳跑出了家门。
艾玛,厘哥以后要连着煮豆乳米麻薯,又要用不少干柴!
他们俩可不能偷懒!
其实,两个小家伙多虑了。
因为接下来只是试卖,每日做的茶饮有限。
按照叶厘的想法,接下来几日,他每天早饭后做一陶罐的茉莉花茶和豆乳米麻薯,交由鲍北元去县城走街串巷的卖。
东西少,俩个背篓一背一拎,用不上独轮推车。
卖完之后,当日的利润与鲍北元平分。
不能叫鲍北元白跑腿嘛。
鲍北元听了此话,有些惊讶:“还有茉莉花茶吗?”
“对,怎么?”叶厘问。
“嗯……可能不太好卖,这是最常见的一种饮子,不仅饮子店有售,一些沿街叫卖的卖浆人也会卖。”
鲍北元解释。
“我知道,咱卖的便宜些。主打豆乳米麻薯。”
叶厘并不担心。
他当时想的一款走量。
一款打出招牌。
若是走量的不好卖,那他就将普通的茉莉花茶改为芝士奶盖四季春。
芝士奶盖四季春的做法挺复杂,旁人很难仿制。
鲍北元想了想,点头:“好。”
如今天气热了,茶水应该比春季、秋季好卖。
大不了,他多跑几个地方。
商定细节,叶厘就让鲍北元先回县城,后日早上再来。
明个儿他要准备原料。
上次叶两帮他买的那点原料,他已经快用完了。
第二日,待豆腐泡卖了一半,叶两就揣上铜板,进镇买糯米、红薯芡粉、茶叶。
其实,他去野枣坡需得穿越县城,按理说,他在县城买这些物件最合适,省得多背二十里路。
但他对镇子了若指掌,对县城不熟,因此,他每次都是在镇上买。
到了江家,他将这些原料交给叶厘,叶厘顾不得吃饭,立马拎上糯米去水井旁淘洗。
天热,这会儿淘洗干净,经过一下午的晾晒,傍晚就能磨糯米粉。
只是,为了让米麻薯的口感更细腻,他得反复磨上十多遍才能收工。
大热天的,在磨房推半个时辰的磨,这感觉着实不好。
第三日,早饭后,他先将豆腐压上,然后就大铁锅和炉子同时开工。
等鲍北元到时,两道饮品都已备好。
一个陶罐里是茉莉绿茶。
不多,只有两升。
一个陶罐里是豆乳米麻薯,米麻薯和黄豆粉单独用碗装着。
也不多,只有三升。
鲍北元已将酒提子买好。
酒提子外观似长柄勺子,像是把一个竹筒绑到一根木棍上,是专门用来打酒的器具。
鲍北元买的酒提子挺大,一提子是半斤,也就是二百五十毫升,一盒纯牛奶的量。
若是茉莉绿茶,一提子价两文。
若是豆乳米麻薯,一提子价十文。
按照这个价格,茉莉绿茶还真不赚什么钱,卖出去两斤才能挣一文。
等以后天热了,需要用上硝石制冰或者是购买冰块,那利润会更低。
豆乳米麻薯倒还好,卖出去一提子,就能挣两文五厘。
之所以定这个价格,主要是贵在了米麻薯上。
红薯芡粉一斤十三文。
糯米一斤十文,叶厘还得磨成粉。
而且,还得拿羊乳去煮。
不过,即便是这个价格,也比饮子店里卖的乳茶便宜。
北阳县身为南船北马的换乘之地,说是县,其实比很多府城都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