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75章(1 / 2)

叶厘改了主意。

江纪这下子没摇头了,想了想,应下:“好。”

小麦是捡得他的旧衣。

芽哥儿是穿小麦的旧衣。

真真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小麦还穿过新衣服,芽哥儿却是没这个福分。

现在家里日子好了,是该做身新衣裳了。

叶厘看江纪答应了,就又问起了旁的。

前去府城,还需要准备什么?

江纪自是全摇头。

府城离北阳县不算远,一共是三日的路程。

秋季气温还成,到时用麻袋装上两床被褥以及衣裳,用书箱装上书籍笔墨,然后就能上车走人。

旁的无需准备什么。

叶厘听完他的话,眉头皱的能夹死蚊子。

但又挑不出错。

麻袋等于行李箱,书箱等于随身背包,他上辈子出门上学,也是这幅装扮。

想象一下江纪一肩扛麻袋一手拎书箱,他抬手拍了下额头。

罢了。

他还是多给江纪准备些银钱吧。

两人商议完正事,时候已不早,没做旁的,他们吹熄油灯睡觉。

次日,将豆腐压上,两人戴上草帽,坐上江通家的牛车,摇摇晃晃朝县城而去。

牛车上,叶厘身旁有一大背篓。

背篓里是六贯铜钱。

一贯八斤多,这六贯差不多就是五十斤。

江纪有些纳闷,不,他是害怕,盯着背篓看了又看:“你到底是要买什么呢?”

是要为他一掷千金吗?

叶厘拿着把蒲扇,将他的神色瞧在眼里,有些好笑,就拿蒲扇拍了他,道:“别多想,我是要去钱庄将这些铜板换成银票。”

大夏宝钞的面额多种多样。

有一贯的,也有两贯、五贯的。

当然,也有百两的。

百两银子他没有。

但五贯钱他还是有的。

“银票?”江纪吃惊。

“对,银票轻省,到时候给你缝衣服的夹层里,这是你最后的底牌。就算其他银钱全丢了,你也能回北阳县。”

“……丢不了,我又不是小孩子。而且,已经去过府城一次了。”

江纪有些哭笑不得。

但心里暖的厉害。

叶厘也太关心他了。

“你就拿着吧,穷家富路,多准备些总是好的。而且,这次可不能再每日吃窝窝头了。”

“你也知道,咱们家现在来钱的路子多。今后靠着变蛋,我每个月的抽成就有好几两。”

当初立协议时,定的是甭管村人卖多少,他都抽一成。

看昨日村人那劲头,今后变蛋的产量最起码要翻一番。

那他的抽成,也得从一千九百文翻一番。

这还是最低数字,实际上,他的抽成只会更多。

叶厘此话,江纪无法反驳。

他没再说话,只在心里下定决心,这最后的一个月,他不回家了。

他专心读书!

用身子算什么报答。

功名才是最好的报答。

两人进城后,直奔钱庄。

在钱庄,叶厘交了十文的手续费,将五贯铜板换成了一张五贯的银票。

这银票跟电视剧里所见的银票类似,出了钱庄,他盯着银票摸了又摸,又对着太阳照了照,感叹一番古人的防伪技术,之后他将银票收好,和江纪一起去布庄买布、去菜市场买肉。

一通忙活,等他们一路打探着来到凉粉铺,太阳已升的老高。

凉粉铺也开门了。

龚力生、陈翠花两人正坐在铺子里剥蒜,准备捣蒜泥。

他们夫妇瞧见叶厘、江纪,很是热情的招呼他们进铺子,陈翠花拿来几块绿豆糕,还又去洗了几个苹果。

只是那苹果大半是青的,还只有江芽拳头那么大。

叶厘一见,还没闻到味儿,嘴巴就下意识分泌出了口水——他自个儿能想象出来那苹果有多酸。

他摆了摆手,说起了正事。

并将昨个儿村人的讨论也简单复述了一下。

当然,他也表明了他要走群众路线的态度。

他自个儿没空卖凉拌变蛋,看在鲍北元的面子上,且龚力生本人也实在,今后他家的变蛋,还是供给凉粉铺。

龚力生、陈翠花听完他的话,夫妇俩对视一眼,皆皱起了眉。

但对于村民的提价,他们也早有预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