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三个石磨,需要用三个牲口。
但照看牲口的人,两个即可。
牲口会自己绕着石磨转圈,不必一直牵着。
这个活儿,交给江通、江大河。
两人都有牲口。
第三个牲口,找村人租借。
点豆腐这个步骤,由他、江柳、叶阿爹三人来完成。
炸豆腐泡,五口灶呢,得找五个人。
江大川、梁二香、江榆、叶两,江福正家再出一个人,齐活。
而且,这么多豆腐泡,肯定要如变蛋那般,先进城找小饭馆推销,然后再每日送货。
这个活儿,怕是要落到江通身上。
这么一算,还真是只靠着自家人就能将这个作坊搞起来。
甚好!
说实话,他心中也倾向能用自己人就用自己人。
心中打算好了,接下来就是将三家召到一起开家庭会议了。
今晚就开!
另一边,江纪一众人忙碌到快中午,看叶厘进灶房准备做午饭了,江纪就对一旁正拎着青砖垒墙的江大河道:“二叔,明个儿要上梁,下午你去买些祭拜的果品点心吧?”
江大河一听,立马应下:“好。”
“那咱们去找叶厘商议一下看具体买什么,我俩年轻,不懂。”
江纪指了指灶房。
江大河闻言有些高兴,他很喜欢这种被需要,他点头:“成!”
这会儿商量完了,他正好趁着午饭时去县城,这样不耽误下午干活。
于是两人从木制的脚手架上下来——现在房屋主体的墙壁比江纪都要高了,再往上垒,得用上脚手架。
两人朝灶房走去。
进了灶房,江纪先说起了祭梁所需的祭品。
按照习俗,给房屋上大梁时,必须要祭梁,以求顺利吉祥。
这个上梁仪式极为重要,马虎不得,即便是贫苦人家也要准备祭品,现在他家日子好,那祭品更得准备得足足的。
像是猪头,这必须备上。
另外的糕点、糖果、花生等,也要备足,届时全村的人都来观礼,这些是要散给村人的。
江纪心中明白,但他装作不懂,听江大河兴致勃勃的说这些。
猪头得用新鲜的,今日过去主要是跟肉摊老板打招呼,好明天一大早就进城去取。
今日主要是买些糖果点心。
叶厘听完江大河的话,笑着道:“二叔,那两贯钱够不够?”
“够了够了,肯定用不完。”
一贯就差不多了。
“成,我回屋给你拿钱。”叶厘说着要从灶房出去。
“让小纪去吧,铜钱太重了。”江大河指着江纪道。
江纪轻笑:“二叔,我还有其他话要和你说。”
“什么话?”江大河好奇。
而叶厘则是趁此出了灶房。
招婿虽对江大河有利,也是喜事,可江大河一直盼着江纪给他养老。
他也拿不准江大河会有什么反应,因此,他就先回屋,让江纪好好与江大河谈谈。
叶厘一出了灶房,江纪没有犹豫,先将最重要的话讲了出来:“二叔,自打我爹去了,你待我、待小麦、芽哥儿犹如亲生。”
“你虽不是我们的父亲,但你为我们做的并不比父亲差。所以,我早就在心里下了决定,今后由我给你养老。”
江纪讲这话时满脸的认真,这也是他的真心话。
江大河为他们兄弟仨付出太多,他肯定要报答。
不过,他这些话对江大河而言太突兀了。
江大河听得愣住。
江大河一直盼着江纪给他养老,可这些年他只敢在心里琢磨,没有明确与江纪提过。
当年他大哥去时,江纪十三岁、江麦两岁、江芽只有三个月大。
若他明晃晃说什么必须给他养老他才抚养江麦江芽,那绝对是要挟、趁人之危,还不留任何情面只有利益交换!
他也是打心眼里疼爱江纪这个大侄子的,大侄子刚没了爹娘,他这个亲二叔若是一脸丑恶,那也太伤人了。
再者,就算江纪不给他养老,他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江麦、江芽去死。
于是当年他就没有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