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拉着崔冬梅的手,要让她坐到跟前来,而陛下反倒是隔得远了些。
太后虚弱一笑,“别搭理他。适才太医也说了,我还有几日,今儿个我就想和你说说话……陛下小时候啊,大抵三四岁上下那会儿,最是调皮捣蛋。家中院子宽敞,他随乳母居住小浪屿,那是个三面环水的地儿。
时常听大姐儿说起,二弟今儿翻了几个跟头,耍了几次红缨枪。某日,像是个夏日,乳母来报,说他一人,连师傅也不要,嚷嚷着要去游水。我命人打他一顿,让他珍惜自己一条命。他是个倔驴,梗着脖子不点头,非说自己是贱命一条,阎王爷不收。”
太后泪流满面。
“说他自己阎王爷也不收,定然是天上神仙下凡渡劫来着。”
太后拉着崔冬梅的手,像是想到不堪往事不断用力,要和往事断绝干系。
“二郎,阎王爷也不收的二郎,就这么满是鲜血地回来,回来……我分明瞧见他回来了的,可等我再去看他,他不见了。不见了,崔二,你知道么,他不见了。”
太后像是已然不清醒。
“我找啊找,派出去好些人找。天寒地冻,冰雪千里,二郎就是不见了。他不见了,崔二,我记得二郎和你父极为要好,家书中可有二郎的消息。你父亲说过什么不曾……还有,还有,二郎时常给你们两姐妹买东西,小糖人,小风筝,你见过他没,他还给你送东西没。”
崔二泪流满面,看向陛下,他亦是泪珠滚滚。
“他喜欢和你们兄妹几个一块儿玩,你下次见着他,替我问问他,他胸口的伤,好了不曾,还痛不痛,还流血没。他爹娘等他回家,小浪屿给他收拾出来了,和从前一样,半点儿没变。他喜欢的红缨枪、小木马、昆仑奴面具都在,收拾得好好的。你让他回来,不,他要是不喜欢,也不用回来。不愿意,不用回来也罢。
你若是再见到他,回头悄悄给我个信儿,告诉我他好不好,长高了没有,长胖了没有。我准备了黄冷团子的方子,二郎小时候爱吃,你回去的时候带上。等二郎回来,做给他吃。还有,”
太后看向老嬷嬷,慌慌张张问话,“你个老婆子,杵着干什么,快去将方子拿来,让崔二捎回去。再有,二郎小时候喜欢吃什么,一并带上。多多地带着,宁可多了,也不要少了。二郎从小身量高挑,比旁人吃的多些。”
老嬷嬷低头抹泪,装模作样拿方子而去。
断断续续中,太后只记得陛下小时候住在小浪屿,三四岁上爱吃的点心,以及那年雪夜,重伤的陛下一去不返。
旁的,她什么也记不得。
当然,她更不记得崔二已然成亲,还是她口中二郎的妻子。
在太后的胡言乱语中,崔冬梅和陛下一直守到第二日清晨。晨光微熹,太后终于睡去,他们二人出来,问了太医病症如何,太医只说就这几日。今晨罢朝,崔冬梅陪着杨恭,立在宁安殿的台基上吹风。
日升日落,潮起潮落,宁安殿的风,越发大了。倒春寒,终究是要来了。
“陛下,天冷了。”
杨恭负手而立,半晌不说话。
崔冬梅从李申手中接过披风,替他穿上。他低头之际,崔冬梅瞧见他眼眶四周黑得厉害,愁眉不展,郁郁寡欢。因杨恭身量颀长,崔冬梅够不着,“你下来些。”杨恭顺从,这才使得崔冬梅能替他系上披风。
靠得近了,他面颊两侧青色胡渣,愈加显眼。
崔冬梅不忍,“太后不记得你那日的话了,想来她真的不记得了。”
杨恭双眸布满泪珠,晶莹剔透的水迹,于眼眶打转。突然他像是觉得这般模样不妥,牵强一笑,半偏头不使人瞧见。
小娘子心疼,伸手将他面颊转回来,盯着他的眼睛说道:
“二哥哥,都过去了。这几日我们好好守着。”
他眼眶中的泪珠,瞬间凝集,一片片朝下滑落。
“哭什么哭,你长那么高,我都不能给你拭泪。”
第34章 丧仪
四月初六, 太后薨逝。
最末那几日,她只记得崔冬梅和一直陪伴自己左右的老嬷嬷,连以往时常念叨的成王也不记得。絮絮叨叨, 说着要派人将陛下找回来,给他做衣裳,给他做点心。皇城众人, 以及开府建衙的几位王爷, 日日相伴, 半点不敢离开。
到得太后拉着崔冬梅的手, 有出气没进气的最后一刻,外头等候多日的小黄门送讣闻,皇城旁千佛寺敲钟, 城外黄天观诵经。另有全真道士, 打上四十九日解冤洗业醮,百余众高僧,做上三十九日水陆道场。
停灵哭丧,孝子贤孙, 男女分列,内外命妇, 诸班朝臣。
哭丧第十日, 前朝急事来报, 杨恭粗布麻衣去立政殿见朝臣, 留崔冬梅领众跪地哭丧。念女眷不少, 更有年长者, 崔冬梅命半个时辰一歇, 时刻准备参汤、热茶等。
午膳前后, 太子侧妃郭氏突然昏倒, 面色苍白,气若游丝。太医前来查看,说是有孕一月。如此这般,自然不能再跪地哭丧,当即让其回宜春殿,好生养着,子嗣为大。
眼见宫婢簇拥郭氏走开,崔冬梅一时想到早已离开的陛下,许久不曾回来,也不知立政殿是何境况。她面上的焦急,一点也藏不住。不停看向立政殿的方向。
太子妃跪在崔冬梅身后,见状说道:“娘娘若是信得过,儿臣在这里替娘娘守着。”
崔冬梅回头看来,太子妃和太子一左一右,二人精气神尚可。
“你守着片刻,我去去就来。”像是不放心多说上几句,“太子妃,郭氏胎相,也不知跪了这几日可有不妥,过几个时辰,你再派人去看看。东宫药局虽有人伺候,可现如今忙碌,恐有照顾不周,你多上点心。”
扭头看向太子,一脸嫌恶继续,“太后薨逝,你父亲神思不再,这等时候不论前朝还是后宫,你多注意,储君之责,切莫忘却。”
说到最后,嫌弃更深,颇有几分若是还有旁的皇子,绝不使唤太子做事的模样。
太子和太子妃应承下来,看着崔冬梅远去。
守了太后几日,又哭丧守灵,调停诸多事务,小娘子本就不甚丰盈的身姿,如今略显羸弱。从蒲团上起身之际,双膝晃动,身躯微颤。素服在身,麻绳束腰,窈窕曼妙。尤其是那起身之后的瞬间回眸,眼角带泪,莹莹光亮。
美人俏,三分孝。
留守原地的太子看得晃神,久久不能自主。
“殿下,皇祖母灵前,安心跪着才是。”
太子妃的话令杨琮瞬间回神,收回眼神,自责朝棺椁看看,而后低声道:“胡言乱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