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喂,家姐,cici好犀利啊,佢早就准备好喇,完全唔驶担心。”
(喂,姐姐,cici好厉害的,她早就准备好了,完全不用担心。)
韩宝偲语气雀跃,有种自家孩子超棒的自豪感。
“嗯?咩意思呀?咩准备好未呀?”
(嗯?什么意思?什么准备好了?)
韩宝仪疑惑妹妹在说什么。
电话那端似乎意识到她并不知道事情原委,于是谨慎地转移话题,并未提及姜希芮准备的具体细节。
挂断电话后,韩宝仪静坐在办公桌前,坐了很久。
几天后,韩宝仪再次在记者会上看到了姜希芮。
女孩依旧自信强大,但是不再冰冷拒人,似乎有了温度。
之后原因了然,芮芮恋爱了,结婚了。
屏幕里,才子佳人站在一起看起来很是般配,一如爱情美好的模样。
然而,她依旧是个局外人,她什么都不知道。
……
时间毫无阻隔向前行进,从不会考虑任何个体的感受和踌躇。
再之后,姜希芮举行婚礼、两年后生子、在三十岁的年纪登上时代周刊封面人物……
这些重要时刻,韩宝仪习惯性缺席,龟缩在之前的状态中。
可能是被保守和惰性支配不愿改变,也可能是她不愿触及这份时不时便会带来刺痛的母女亲缘,自我保护作祟在装聋作哑。
直到,又过了十年,华清大建校150周年,韩宝仪收到邀请函,赴约前往华京。
时隔不知多少岁月,姜希芮和韩宝仪在华清大学术沙龙咖啡厅见了面。
“最近还好吗?”韩宝仪客套寒暄。
“挺不错的。”姜希芮同样礼貌回应。
简单问候之后是彼此端着咖啡伴随的沉默,但是沉默未久,姜希芮先开了口:“您这次来华京准备待多久?”
韩宝仪:“一周左右,见见老同学。”
姜希芮淡淡勾唇,没什么特别的波动:“挺好的,华清大150周年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韩宝仪听出了她言语中暗藏的讽刺,抿了抿唇没接话。
姜希芮拿出手机,不温不火地说:“我把周妍希和姜衍行给您叫过来看看?”
韩宝仪愣了片刻,回答:“好。”
但是转念一想,有些迟疑地问道:“今天是周二吧,把他们叫过来会不会耽误他们上课?”她大概算了算,双胞胎今年15岁正是上中学的年纪。
姜希芮一边发消息,一边说:“不会,他们今天是华清大周年校庆的志愿者,可以抽空过来一趟。”
对上韩宝仪疑惑的眼神,姜希芮解释道:“他们上的是少年班,14岁上大学,和周行之一样。”
韩宝仪抿唇点了点头。
很快,两个穿着华清大纪念t恤的少年少女走进咖啡厅。
周妍希蹦蹦跳跳先来到姜希芮身边,站在她背后搂着她的脖子撒娇:“好渴好累,今天干了好多活,我是个牛马了,要好多块慕斯蛋糕才能安慰好。”
姜希芮拍了拍周妍希的手臂,让她老实点:“可以给你点一块,多了不行。”
随后,姜衍行也走了过来,变声期的男孩子声音低沉:“妈妈,我来了。”
姜希芮安排他们坐好,给韩宝仪介绍第一次见面的孙子孙女:“这是周妍希和姜衍行,您认认脸。”
然后对双胞胎说:“这是姥姥,来,主动点,喊人。”
双胞胎很乖:“姥姥好。”
韩宝仪微笑回应:“你们好。”
她看得出来姜希芮对她早已毫无心结,这次见面只是出于礼节,对她这位有着血缘关系的妈妈和外婆的客套招待。
但这是她应得的不是吗?
一直以来她都是姜希芮生活的局外人,这是她应得的待遇,没什么好不甘的。
……
又一个十年。
姜希芮50岁,韩宝仪73岁。
因为平日里学术研究的投入和操劳,韩宝仪的衰老在老年时期集中爆发。
她自知岁月不多,于是回到了出生地港城。
维港的夕阳耀眼辉煌,丝毫不会让人感到夕阳西下的悲凉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