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板凳的就自觉往前面坐,而没有凳子的,就自觉往后站一点,顾文承和姜余两个人距离大伯的位置近是个侧面,这时候站在几个坐着的长辈身后就行了。
因为人来的多,拿火把的也多,很快空地周围插了不少火把。火把燃起的火光,照的周围灯火通明。
突然,姜余感觉到了一股很强烈的视线。
他转头看过去,就看见一个很眼熟的少女,他记得这个人好像是叫周青青,是周婶子家的大女儿。
姜余发现对方是在看顾文承以后微微皱了皱眉,他不喜欢那姑娘看文承哥眼神。
顾文承此时道:“小余,这边人太多,咱们去后面坐着吧。”
顾文承指的后面,虽然离人群有些远,但是那边有几个大石头,经过长年累月如今已经表面变的很光滑,因此有不少村里人平时也喜欢在上面坐着歇脚唠嗑。
姜余自然同意,“好。”
周青青已经很久没有见到过顾文承了,母亲这段时间一直给她相看人家,不允许她随便出门,但是她一点也不想嫁。
她听人说顾文承已经重新回到私塾读书,前段时间还去考了秀才,但估计是没考上。
今天,还是她这些日子第一次见到顾文承,看上去他身体已经完全养回来了,如今已经没有生病时候的那般瘦弱。
但是她总觉得今天的顾文承,和她曾经记忆力的有些不太一样。
如今的顾文承好像长高了很多,他穿虽然没有穿长衫,但是站在人群里,那一举一动和周围的农户汉子们一点都不一样,温和俊朗,气质出众,格外耀眼。
这样俊朗的读书人,让村里不少女孩都羞红了脸,也让人群中的周青青忍不住红了脸。
直到,那个姜余拉着顾文承离开。
周青青顿时回神,她踮起脚望过去,旁边的母亲一把拉住她的胳膊。
“你看什么呢,快坐好,一会里正就要讲事了。”
周青青这才收回目光,心不在焉的坐在矮凳上。
文承哥考不上秀才没关系,她不需要文承哥考上秀才,童生就很好。
至于文承哥考不上秀才的传闻,周青青觉得一定是那个姜余传出来的,否则谁还能那么清楚的知道文承哥的事呢。
周青青的手不自觉的握紧,姜余一个男人,本来就不应该聘给文承哥,文承哥日后做官,怎么能有男妻?
她会拆穿姜余的真面目,只有自己才会是文承哥的妻子。
顾里正站在的位置,右上方老槐树的树干上吊着一个铜铃,铜铃里面的铃舌下方连着麻绳,麻绳一直垂到顾里正的右手边。
看见人都到的差不多了,顾里正用手摇了摇垂在身侧的麻绳,麻绳晃动带动铃舌碰到铜壁上,铜铃发出闷闷的响声。
听到铃声,在场的人群慢慢安静下来,看向前方的顾里正。
顾里正轻咳一声,然后大声的道:“今天,叫大家一起过来,是有个很重要的事情要和大家说。咱们村外面那山坡上的荒地,如今能开荒了,咱们村若是有哪家人想要买荒地的,就来我这边登记,到时候我一同拿去县衙开地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