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冲喜之后 > 第201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201章(1 / 2)

顾大伯愁的一时间像是老了几岁,“那些灾民全部聚集在了县城那边,咱们村距离县城近,现在家家户户又都存着粮食,平时还遭贼惦记呢,更别说如今了。这些天我聚集一下村里的青壮劳力,分成小队让他们在村子周围巡逻,避免村里出现意外。”

顾母听着紧张,“那么说,咱们没法把粮食卖出去了?”

姜余道,“灾民都聚集在县城周围,恐怕现在没人敢拉着粮食去县城卖。”

◇ 第96章心凉(捉虫)

一时间,房间里的气氛有些凝重,听说这些日子陆陆续续还有灾民往这边赶过来,如今县衙虽然开了粮仓施粥,但他们这边只是一个小小的宁隆县,外面灾民数量不少,现在这种做法明显不是长久之计。

而且其他地方发生暴乱,朝廷肯定是第一时间把重心放在发生暴乱的地方。因此姜余立马就意识到,前往这边的赈灾的官员肯定不会来的那么快,估计外面还得乱一段时间。

顾里正语气沉重的道,“我听说今年年初时,朝廷和草原的鞑子打仗,大获全胜诛灭对方两万兵马,但也因为这件事调过去不少粮草。如今又发生水灾,现在又恰值秋收,县衙粮仓的粮食恐怕不多了。”

姜余点了点头,感慨道:“知县大人的压力恐怕很大。”

此时李老板走进来,就在当初顾大伯第一次让村里人赶快收粮的那天晚上,李老板就醒了。

但是如今外头那么乱李老板也没地方去,于是只能一直留在长坪村。

李老板道:“上年朝廷下令着宁化府,顺周府,广平府,永平府四大府城调粮食,我有个兄弟在老家县衙做个闲职,这消息是我和他吃饭时得到的。”

李老板坐在凳子上,“如今秋收刚过,各地的县衙没来得及收粮,我猜如今这四个地方粮仓中的粮食都不多。”

而且,粮仓也是县衙最容易亏空和做假账的地方,即便是朝廷查的再严,那群贪官污吏也有办法从里面捞钱。

若是一个县衙粮仓里粮食的实际数目和账目上的不一致,但又恰逢朝廷征调粮食,那些人怎么也不敢违背朝廷的命令,因此就变成了调粮必须得调,但调粮以后很多县衙的粮仓就空了。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县城在发现流民朝他们那里赶来的时候会紧闭城门,不让流民进城。

因为他们县城的粮仓里压根就没有粮,他们根本就没有办法开仓施粥赈灾,所以只能紧闭城门,看流民如同看洪水猛兽。

李老板经商多年,深刻了解到那群人到底有多贪,他们真的是油锅里的钱也敢伸手捞。

于是李老板在得知宁隆县的知县竟然开仓放粮的时候,还微微愣了几秒。

听到李老板的话,一时间屋里的众人更加沉默了。

又过了五六日,渐渐没有什么流民再继续往宁隆县这边来,如今宁隆县这边表面看上去风平浪静,其实内里惊涛骇浪,只要稍微一点点动静,便如同烈火烹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