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文承笑着捏了捏他的脸颊,“这所谓的‘清贵’,其实还有清贫的意思。翰林院是皇上的秘书处,同时也很鸡肋。在翰林院接触不到实权,所以里面没有油水,像我,在翰林院里做的最多的事,便是修书撰书。”
顾文承想了想又道:“三年前的榜眼依旧在翰林院任职,至今在上京城租房为生。”
姜余眨眨眼睛,半晌才道:“这么清贫的吗?”
顾文承这些日子倒是自在的很,“是啊,你相公我这些日子一直在翰林院修书,清闲的很,所以你不用怕累到我。”
姜余皱了皱眉,“当官的都看不上做生意的,文承哥你说咱们这……”
“不用担心。”顾文承笑着道:“上京这么大,富贵人家更是多如牛毛,咱们这铺子在那些大户人家来看压根就不算什么。”
姜余听着点点头,但是还是打定主意低调些,毕竟文承哥刚刚入职翰林院,自己虽然不能给他助力,但总不能给他添麻烦。
第二日,顾父和顾母就开始往庄子上搬。
如今八月天气,顾母想着还在去庄子上种些菜,等菜能吃了以后就往家里送,省的家里每天连菜也得去外面花钱买,这么一想她就一刻也待不住,只想往庄子上去。
姜余道:“爹娘,庄子上的东西我都提前让人准备好了,你们去庄子上就带些平时穿的衣服就行,另外让江良和马嫂子跟你们,在庄子上好歹有个照应。家里的事不用管,我会另外在请两个长工过来。”
顾母道:“马嫂子是你用惯的人,江良又每天早上得起来送文承去翰林院,我们两个这么一去,要是把他们二人带走了,你们又该怎么办?”
姜余道:“爹娘身体平安,我和文承哥才能安心,再说了家里这么多人都在呢,爹娘不用担心我们。”
和顾父顾母说了好大会的话,这才送他们过去。
庄子很大,这边是个小三进的院子,两边还各有一个小院子,尤其的宽敞。
姜余从庄子上离开的时候,还特意叮嘱了江朱和马嫂子,让他们两个在这边陪着二位老人,若是有什么事立刻回禀。
江良和马嫂子点头应是,看着姜余坐上马车离开。
…
上京城的卤肉卖的不错,但是让姜余没想到的饸烙面竟然会更加受欢迎。
自从在上京城开了饸烙面摊,姜余始终没有对饸烙面进行涨价,他还是之前那样的定价四文钱一碗饸烙面,走薄利多销的路子。
接过郭山递过来的账本,又听郭山说需要多加两个干活的小伙计,姜余看着短短十来天就赚了十多两银子的饸烙面铺子简直都惊呆了。
“怎么生意这样好?”
旁边的江朱笑着道:“不瞒东家说,刚开始我和郭山大哥也都被吓了一跳呢。后面我寻思着,都是东家选的地段好。咱们那地方紧挨着佣肆,对面就是一家镖局,那镖局每天人来人往的,人多的很,咱家的饸烙面味道香,价格还便宜,那群镖师和去佣肆做工人,闻着味就过来了。”
江朱是个十分伶俐的丫头,当初姜余看中她护主,就做主把她一家人连带着凝姐儿都买了下来。
后面江朱跟在禾姐儿身边一直在肥皂铺子里做工,如今来了上京城,姜余就把她先安排到了饸烙面摊那边帮忙,果然去了以后,她依旧干的十分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