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舆图当然是顾文承自己画的,自从他到了翰林院后可不只是修书去了。
顾文承指着舆图道:“海运可拓宽更广阔的贸易路线,使贸易不在局限于陆地,设立海运司,采取恰当策略海路贸易,以明州、穗州等港口为起点,可以向这几个国家出口商品,若是咱们能保证航路的稳定,使过往的商船无海寇的侵扰,完全可以收取民间船只的费用,在前期的时候整个海运司就能完成自收自支,后期还可以产生税收。
因此,学生认为设置海运司可使朝廷税收增加,同时还可以对外贸易、沿海贸易和船政渔政、对接朝贡使臣、缉私和海防等全部加强管理。”
刘嵩的表情从刚开始的有些懵,到后面越听越认真。
“这……”
顾文承道:“老师可知道,如今朝廷上最反对圣上开设港口的官员是白夏余白大人。”
刘嵩皱眉,“我知道白夏余,此人早些年在都察院任职,虽然迂腐了些,但却是个清官。”
顾文承又道:“老师,白大人为人的确清廉,但是他出身明州白家,白家在明州是巨富。还是走私的巨富”
刘嵩微微一愣。
顾文承道:“学生让人查过了,明州白家是家主,乃是昌平伯府李大人是表兄弟。明州本地有首打油诗,‘不怕青龙高万丈,只怕白虎抬头往。香珠银钏添锦绣,金枝玉叶映华堂。’这就是明州白家。”
刘嵩即便是没有亲眼见过所谓的明州白家又多么富贵,但从这首打油诗里也能看那陈家有多么富贵。
同时,刘嵩敏锐的察觉到如今官场上是多么风谲云诡,但是这种感觉让刘嵩早就平静下来的心中,重新激起了一道波澜。
于是,顾文承和刘嵩二人在书房谈论了一晚朝廷开设港口后的影响与危害。
…
第二天一大早,顾文承把依旧神采奕奕的老师送走。
姜余看着眼底带着青黑的顾文承,“文承哥一晚上没睡吗?”
顾文承打了个哈欠点点头,“是啊,昨天晚上和老师谈的太投入了。”
姜余叹一口气,“文承哥去睡吧,我去庄子上接爹娘。”
今天腊月二十七,快年三十了,顾父和顾母二人回家过年,姜余作为小辈自然得去接他们。
顾文承道:“好,那我就不去了。”
此时,依旧神采奕奕的刘嵩没有回家,直奔大哥家而去。
刘府门口冷板凳上坐着上值的人看见一个眼熟的人影,等这人走进来他们才认出来竟然是二老太爷。
那人赶紧跑过去,“小的,给二老太爷请安。”
刘嵩看了一眼行礼的管事,“我认得你,大哥在家吗?”
管事的笑道:“在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