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31章利
在短短时间内,偌大的平昌伯府就如同一个四处漏水的大船似的,各种生事。
而且,不仅是平昌伯府出事,就连与平昌伯府亲如一家的永宁侯府也开始出事。
就在平昌伯府的几位老爷接连被上奏弹劾的时候,朝廷上弹劾永宁侯府的奏章如同雪花似的开始飘起来。
其中,有一道江右粮道弹劾永宁侯的奏章一出,顿时把官场上下惊的不轻。
几年前,江右福州大坝被大水冲毁,原来不是天灾,而是人祸。当时永宁侯外任为江右、江南、丹阳三省总督,掌管三省军政要务。
可是永宁侯却中饱私囊,外任期间江右的粮库空缺,偏偏当时朝廷攻打草原,江右等地必须从粮库中往京城调粮。
而当时江右粮库空虚,无奈只能向当地老百姓强行收粮,之后为了平账,福州安县的县令陈仁胆大包天,他竟然让人私自炸毁大坝,大水淹毁农田和村落无数,导致无数百姓流离失所。
这件事的发生,永宁侯作为当地总督必定责无旁贷。
而且当时那陈仁虽然是个七品县令,但对方的夫人却是永宁侯府的小姐,而且陈仁一向与永宁侯府走的近,每逢过年过节陈府就往永宁侯府送的礼,仅是最近几年,陈家往永宁侯送礼单的白银就有十一二万两,其他礼品更多。
此消息一出,顿时震惊朝野,不少人都惊叹陈仁的大胆,永宁侯的大胆,还有江右官场上那些官员的大胆。
陛下震怒,当即查办,江右官场上几十位官员瞬间落马砍头的砍头,抄家的抄家,流放的流放。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明明即将就要到一年一度欢快的过年时光,但整个朝廷上上下下一点喜庆气都没有。
晚膳后,嘉隆帝照常在万寿宫看奏章,这份奏章是这些日子以来嘉隆帝见到的为数不多的报喜的奏章。
澎湖巡检司上奏,三个月前海军都司佥书张弘范再次大败倭寇,并缴获三万两黄金、八万两白银,古玩珍宝不计其数,另外琉球的港口也在快速建设,海军也已经清出了海上航道,可以使来往贸易船只在海上安全航行。
看见这副奏章,嘉隆帝眉头舒展。
接下来,嘉隆帝就看到有人上奏该如何处置平昌伯府的奏章。
平昌伯府是嘉隆帝的外家,嘉隆帝的亲生母亲乃是平昌伯府二房的女儿,但是这些年过去二房子嗣青黄不接,如今反倒是大房更争气些,这次永宁侯府的事也多多少少牵连到了平昌伯府。
如今要到底如何处置平昌伯府的人,还真是让嘉隆帝有些犯难了。
因为若真的说平昌伯府犯了什么滔天大罪?也不至于,最多就是贪了些小钱,弄出了一两个人命而已。说句难听的话,像这种大户人家,谁家手里没几条人命官司,只是都没闹到明面上罢了。
此时万寿宫殿外,凝妃跪在地砖上,她一身素衣,头上未带任何钗环珠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