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妃,”谢循用膝盖向前走了两步,仰头看着太子妃,“孩儿来了。”
太子妃这才回了神,弯腰拖住谢循的双臂,颤声道:“起来,好孩子快起来。”
谢循反手扶住太子妃的双手,站了起来,两步上了台阶,站在太子妃面前。
太子妃看着已经长这么大的儿子,再也忍不住,激动抱住了儿子,眼泪无声地落在了谢循的衣裳上,“循儿,娘的循儿,娘终于见到你了……”
谢循感受着娘亲温暖的怀抱,再也忍不住眼中的泪意,“娘。”
康嬷嬷等人激动地看着。
好一会儿后,康嬷嬷才道:“太子妃,殿下,外头冷,快进屋里说话吧。”
谢循伸出手扶住太子妃,母子俩一块儿进了屋。
进了屋后,太子妃终于稍稍平静了一下,擦干净眼中泪水,拉着谢循的手,不住地打量着他,似乎想要将这些年错过的时光弥补回来。
她看着谢循满身的风霜,就猜到谢循定是宫门刚开就出宫来了,而且是骑马来的。打量着谢循的太子妃眼中不由浮现一抹心疼,赶紧让康嬷嬷把炭盆挪近些。
谢循也同样细细打量了自己母妃,以及这间屋子里的摆设。
静安寺是清修的地方,即便太子妃之尊,这屋子里的摆设也比较简单朴素,和东宫自私完全没法比的。就连太子妃的衣着也都很简单朴素,素色的衣裳,钗环也只是零星几个,这让谢循看了实在难受。
他记忆里的母妃一向是雍容华贵的,全天下再没有哪个女子能比得上母妃的光芒耀眼,可现在却只能着素衣,住这么简陋的地方。
“母妃,您受苦了。”
谢循眼中毫不掩饰的心疼和难受,让太子妃看到了当年粘着自己的小娃娃熟悉的模样,心中那一点因着多年未见而生的生疏,也由此烟消云散。
太子妃忍不住一笑:“这点苦算什么,你看这屋里有炭,冬日里也依旧暖和。还有康嬷嬷他们里里外外照顾着,母妃在这里顶多是无聊了点,和天下百姓比起来,实在算不上什么苦。”
这个时候,谢循又看到了记忆中从容优雅的母妃,这里的环境或许是简陋的,可是母妃依旧是那个母妃,从没变过,这里的环境完全没有打倒母妃。
时隔多年,谢循再一次从自己母妃身上感受到了一种力量,这种力量让他激荡的内心也渐渐平静下来。
“是孩儿着相了,但孩儿总有一听要把您接回东宫的!”
谢循眼中迸射出锐利且坚定的光芒,让太子妃晃神了一下。
真的长大了啊。
虽然通过谢循和定国公府的书信,太子妃知道这些年谢循都遭遇了什么,但只有真正见到谢循身上的变化时,这种感受才尤其深刻。
太子妃心里又是心酸又是骄傲。心酸是心酸自己这些年没有陪伴在谢循身边,没有替谢循遮风挡雨,让他遭遇了那么多的风雨。骄傲是骄傲谢循不愧是她和太子的孩子,即便没有双亲在身边,也成长为这么优秀的孩子,不负她和太子的期待。
太子妃点点头,语气含着鼓励道:“母妃等着那一天。”
谢循一下笑开了,忍不住又亲昵地喊了一声母妃。
太子妃伸手摸摸他的衣服,察觉到在炭盆的炙烤下,谢循身上的风霜正在慢慢褪去后,心中稍稍安定了一些,不过……
“咦,你这帽子倒是挺有趣的,又白又毛茸茸的,瞧着还怪可爱的。”
谢循眼前一亮,把自己的帽子取了下来,递给太子妃打量,一边说道:“这是临行前乖宝送给我的,他知道我要一大早就来找母妃,怕我冻着,把他舅舅送给他的帽子让人转交给我了。”
太子妃和谢循和定国公府的书信一直没有断,自然也知道谢循和林家人的关系,尤其是儿子在书信里经常提到的乖宝。
太子妃好奇地摸着毛茸茸的帽子,说道:“便是林侍讲的儿子林凤绵吗?”
谢循点头:“对,他的小名叫乖宝。”
太子妃看他喊得顺口,就知道这两个孩子感情一定不错,也不由笑了起来,“他能这么记挂你,你们感情很好。”
谢循略略有些得意道:“乖宝一向最喜欢我这个哥哥了。”
太子妃看着神情放松且鲜活的儿子,内心也柔软了起来,她道:“若是有机会,我真想见见他,看他是不是真有你书信中说的那么可爱。”
谢循答应道:“我会努力的,争取下次就带着乖宝一块儿来见母妃。”
太子妃点点头,母子俩分别数年之久,虽然自从谢循回京后母子俩有通信,但大多数时候都是报平安,更多的细节还是要当面聊的。
太子妃让康嬷嬷去替自己告了假,而寺庙的主持也知道太孙得了皇帝的允许来探望太子妃,自然不会不识趣,爽快给了假。
·
第276章 章勇猛的凤绵(2更)
谢循对太子妃说:“皇祖父允了我一天的时间,我可以在这里待到天黑后再回宫。”
听见谢循提到皇祖父,太子妃的眼底滑过一抹冷意,她一家人四散至今就是拜这位帝王所赐,她心里对这位帝王的恨不会比任何人少。
只是今日她和儿子团聚这样的好时候,她实在不想多费口舌去讨论庆熙帝,故而只是一瞬间的冷意滑过眼底后,她就笑着问起了谢循这些年的经历。
谢循早就迫不及待要和母妃分享了,从自己当初被迫离宫,到流落到林家村被救,又一直到了现在发生的事,谢循都跟太子妃说了。
他记性好,一点小事都能记住,是以太子妃也就知道了当初谢循逃亡的凶险,如果不是遇上了林清弦父子俩,只怕是……
太子妃后怕不已地握住谢循的手:“以后一定要对你先生一家好点。”
他们待自己儿子很不错了,从救下谢循开始就处处替谢循筹谋,如果不是这样,谢循能不能这么顺利回到京城,并且有如今局面还很难说。
谢循点头:“先生救我,教我读书,替我筹谋,这些孩儿都牢牢记在心里。夫人也从不拿我当外人,对我也一样妥帖照顾。还有乖宝,有乖宝在,孩儿才能有内心放松的时候,其实不是我陪伴乖宝长大,是乖宝陪伴了孩儿,只要有乖宝在,孩儿总能坚定自己的想法,从没沮丧过。”
太子妃听他这么夸奖凤绵,越发对凤绵这个小娃娃好奇了起来,不由多问了几句凤绵的事,谢循也都一一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