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两个老了,能给家里做的贡献不多,儿女多吃上一口肉就是好的。
得知父母的决定,何秋生没什么意见,潘舒玉更是举着双手表示赞同,“妈,还是你有主意,我们往后是不是就有吃不完的肉了?”
村里是集体养猪,他们每户只能分十几斤,她连打猪草的动力都没有。
要是自家来养,至少能出八十斤的纯肉,哧溜,想想都要流口水。
至于味道?
她又不是娇气的小妹,用手抓着羊粪蛋子施肥都忍过来了,她哪里还会瞎讲究?
其实对于搬到城里,潘舒玉是憧憬中带着忐忑,听说连根葱都要拿票去买,往后家里的负担得有多重,她能适应吗?
但眼看妈忙着规划菜地种什么,猪圈怎么建,她便有了个主心骨。
而且意识到自己似乎是想多了。
这个家不论在哪都不归她管,她只需要跟着妈的脚步,听她指挥就行。
这样一想,她顿时觉得浑身轻松,瞬间把堆积了几天的负担全甩了出去。
不用操心的感觉可真好。
第221章 贴心
何瑞雪上班的这一周,家里人的效率出乎意料地高,她只觉得隔壁几乎是一天一变。
周二回来老妈告诉她房屋的转让手续都办好了,是以亲戚的名义到房管所把房本上的名字改成潘舒玉。
户籍关系比较麻烦,关系到粮食供应,在没有工作之前不好转过来,只能暂时挂在村里。
这个问题不大,爸妈早就决定回去干满一年再说,起码要把今年的人头粮食和工分粮拿到手。
赵梅丫顺嘴说了句城里的房子就是贵,屁大点院子,开不出三分菜地,这些钱够她在乡下盖个两倍大的。
“若是我去谈根本用不到六百,准是中间人吃回扣了。”
这可就有点污蔑人了。
方望归找的朋友帮忙,报酬仅仅是一顿饭钱,或许还拿了点跑腿费,至于吃回扣是不可能的。
毕竟老方多精明啊,谁能在他眼皮子底下打歪主意。
她解释过了,老太太只“哦”了一声,也不知道信没信。
周四,一回家,何秋生就兴冲冲地和她说,房子翻修得差不多了,看着跟新的似的,又夸她找到的工程队靠谱,干活又利落扎实,从不以次充好。
何瑞雪自己出钱把老人房旁边的厕所按照自家的模式重新装修了一下,地板倒是没有铺瓷砖,太滑,容易摔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