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丫跑进家门,“阿奶,我光头好看吗?”
大丫头型好,圆乎乎的,像一颗卤蛋,甄臻觉得这样干净许多,手感也不错。
焦蕙兰却心头一揪,绵密的痛感四散开来。
因为一胎生了个闺女,婆婆懒得搭理,都没顾得上给闺女睡扁头,硬生生把闺女给耽误了!这大圆头以后可怎么找对象!等这一胎生了,一定要找个硬相册或者木板,给二闺女睡个美美的大扁头。
孟大国也讨好地看向他娘,“娘,大丫光头好看吗?”
甄臻笑笑:“很可爱。”
孟大国心里美滋滋的。
娘以前总骂大丫是个赔钱货,孟大国虽然疼大丫,却也被娘影响,认为闺女不顶用,这家里还得有个男娃传承香火。
眼下娘夸大丫可爱,孟大国忽然就觉得,有闺女似乎也不错。
大丫被阿奶夸,也露出小米牙,“不用扎头发好舒服,就是风一吹就冷。”
甄臻道:“回头奶奶给你织一顶毛线帽,冬天戴着就不冷了。”
大丫偷偷用头蹭蹭奶奶的裤子,奶奶没有吼她,反而温柔地注视着她,不像以前总是凶巴巴的!
这样的奶奶真好,希望奶奶永远对她这么好。
甄臻寻思着给大丫织一顶毛线帽,她空间里有现成的毛线,后世毛线色彩漂亮,她拿的是新绿色漂淡蓝色彩线的,织出来是好看的渐变色,一点也不土气。
甄臻上高中时,班上流行织毛线,她也学过一些,简单的帽子应该可以织。
她平日无事可做,得空就靠在窗边,借着暖煦的日光织帽子,大丫坐在矮板凳上帮她绕毛线,阳光照得每一粒灰尘都看得清楚。
甄臻被这日头一照,莫名有些困倦,她打了个哈欠,听到外面有人喊:
“甄大娘在吗?”
甄臻把毛线塞进被子里,“谁呀?”
“是我!姜花!”
按照原主的记忆,姜花是原主娘家那边的亲戚,没比原主小几岁,却差了一个辈分,姜花前些年嫁去了小各庄给赵国安当媳妇,就很少走动了。
“好久不见,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
甄臻算不上热情,原主就这性子,对人不冷嘲热讽就算温柔体贴了。
姜花有点怵这位远亲,笑得有些不自然,一想到自己这次来的目的,更是大气不敢出。
甄臻给她端了个椅子,姜花受宠若惊,“甄大娘,我自己来就行。记得上次来还是大丫出生的时候,一转眼大丫都长这么大了。”
“可不是!岁月催人老啊!”
甄臻又给她端了杯热茶,姜花捧着茶缸更加坐立不安了,这甄大娘一向不爱搭理人,怎么忽然对她这么热络?这叫她怎么开口?
姜花干笑道:“甄大娘,我也就不藏着掖着了,我这次是为你家二勇的事来的。”
孟二勇年初谈了个女朋友,女方家哥哥干活时摔断了腿,家里农活没人干,孟二勇就自告奋勇去女孩家干活去了。
原主瞧不上儿子上赶着送上门的贱样,骂过孟二勇几次,可孟二勇还是不管家里死活,头也不回地奔着女朋友去了。
这不,在女方家干了一个月的活计,打算等秋收忙完再回来。
原主偏心小儿子,厌恶大儿子,对这个夹在中间的二儿子既称不上喜欢,也算不上讨厌,态度挺模糊。
没记错的话,孟二勇女朋友就是小各庄的,甄臻大体猜出了姜花的来意。
第6章
甄臻道:“你说。”
“二勇到了结婚的年纪,陶爱红是个漂亮能干的,二勇自己也喜欢,陶家那边的意思是让俩孩子早点结婚。”
如今学校都停课了,农村人读不成书的都早早结婚,有家有口的也有个盼头。
孟二勇作为原主的二儿子,就比孟大国小一岁,当年孟老爹结婚时只在家里待了五天,婚后第三天就回部队了,可人家播种这事一点也没耽误,人走了,把孟大国留下了。
他一走就是一年,第二年回家探亲时,孟大国才三个多月,孟老爹一点没耽误,火速把孟二勇给造出来了。
孟二勇就比孟大国小一岁,算算年纪也不小了。
甄臻认同地点头,“早结婚好啊!我也想二勇早点定下来,也好对他爹有个交代。”
姜花想到孟老爹,也惋惜地叹了口气。
当年甄桂芝嫁了个兵哥哥,男人月月往家里寄钱,每月有钱花,还不用伺候男人,不知道被多少人羡慕。
原以为孟老爹能在部队里为几个儿子铺好路,谁能想,竟然在出任务时光荣牺牲了。
姜花笑笑,“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二勇年纪不小了,也到了成家的年纪。结婚就是两家有商有量,那陶家的意思是,要给八十的彩礼钱。”
甄臻笑笑:“八十?没有。”
家里都断粮了,她哪来的八十块钱给这便宜儿子娶媳妇?
姜花一噎,赔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