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回首觑了董钰一眼。
董钰虽是内阁辅臣之一,但因此案涉及到亲属,所以为避嫌,他并不参与会议,此时只是立于堂内一角,静静旁听。
梁素向董钰使了个颜色。
不能让舆论这么发展,该让六科的人上场了。
这些人跟其他大臣不一样,全是言官出身,一张嘴要多能说有多能说,黑的都能给说成是白的,六科那六个人一起上,还有他宋灵毓说话的地儿?
董钰了然地向梁素点点头。
他握住拐杖,轻轻在地上敲了一声。
那是极小的一声,在这辩论激烈的公堂上几乎微不可察。
然而位列一侧,一直沉默不语的六位墨绿官服臣子却忽然齐齐直了直腰身。
一人清了清喉咙,迈出队列,向女帝一礼。
梁素露出满意的笑容,他看着宋灵毓,等待宋灵毓被言官围攻。
下一刻,他的笑容就凝固了。
只听那人道:“臣以为,宋辅臣所言十分在理。”
然后其余那五人也发了言:“臣等以为,宋辅臣所言,合乎常情,应呼天地乾坤之礼,实属上上等之见解。”
梁素:“??”
第29章 票平了
梁素不可置信地看向六科官员,然后又猛地转头,将又怒又疑的眼神投向董钰。
其实直到此刻,梁素还并没有怀疑董钰背叛他,心底还在疑惑:难不成是董钰远离朝野,早已失去了对门生的控制?
然而当他看向董钰时,却发现对方纹丝不动,拄着拐杖,也不看他,只是平视着前方。
表情万分平静,根本就没有丝毫意外的神色。
他这才反应过来这老头是故意的!
竟然临阵倒戈,站在了女帝那边!
梁素难以形容自己的感受,他感到万分荒谬,这种荒谬感甚至压过了被董钰背叛的愤怒。
董钰是疯了还是傻了?难道他信女帝能改律法?
就算六科再怎么能言善辩大放厥词,一到投票环节,也不过算是六票,而他在此事上和太后利益高度一致,将会得到六部及三法司的全部支持,再怎么算也是胜券在握。
董钰,难道连这么简单的算数都算不懂吗?!
这么多年,他董钰坚定地维持中立,称病退出朝野,在他和太后的角逐中互不相帮,今日为了孙女回归朝野,竟是在关键之时选择了投向女帝。
他这注定失败的举动,同时得罪了大胤两个强大的势力,几乎是自断生路,简直是蠢得不能再蠢的决定。
但是...
董钰不比宋灵毓,他历经三朝,从诡谲变幻的官场上屹立不倒,这次若不是孙女,也本能全身而退,这样的人早就混成了人精,又怎会拿自己的命和孙女的命开玩笑?
梁素心中升起一丝不安。
难不成,女帝真的有什么后招?
他瞪着一双如鹰隼般的眼睛,环顾四周。
大胤朝野说得上的话的力量尽数聚集在这一略显逼仄的大理寺衙门,此时不论是他的党羽还是太后的党羽,都暂时解除了敌对状态,站在了一起。
与之相比,宋灵毓和那六科的官员,显得势单力薄。
他有绝对的、压倒性的支持。
至于那一百名百姓,左右不过一票,动摇不了什么,而且他怕女帝使诈,刚刚选人的时候注意过,那一百人中男子至少占了六成,所以这一票,也是大概率会落入他手里。
梁素左思右想,排除种种可能,最后还是坚定了想法。
并非是女帝有什么后招,而是董钰老糊涂,失去了对事物最基本的判断。
梁素神游的这片刻,六科众人已经将令人惊叹的口才发挥到了极致,六部尚书和督察院、大理寺长官节节败退,几乎对怼得说不出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