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穿到北宋当权臣 > 第385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385章(1 / 2)

修书是个技术活儿,可以悠哉悠哉慢慢干,也可以通宵达旦的赶工,除非有朝廷下达任务必须在某年某月某日前成完成任务,不然他们可以尽情拖延。

毕竟能平步青云的只是少数,名臣贤相可遇不可求,馆阁里绝大多数还是埋头于书卷之中最後可能连名字都留不下来的寻常人。

只要没有追求,那儿就是最适合摆烂的地方,没有之一。

想想啊,馆阁之职,能进去就说明是万里挑一的人才,进去後能高升就是宰辅之臣,不能高升就是潜心治学,前有桥後有路,天底下再没有比那儿更好的地方了。

可惜他现在没资格去,不然他高低得进去混个资历。

小小苏遗憾的摇摇头,“官家好像很喜欢干这种越级提拔的事情,之前他想把你调回京还是韩相公给拦下的,不然二哥你现在可能已经变成京官了。”

大苏同样心有余悸,“还好韩相公给拦下了,不然这事儿还真没法收场。”

越级提拔其实没有什麽不妥,但是这个风气不能起,一旦越级提拔之风刮到朝堂,有才能的人不一定能升官,有关系的人一定能飞速高升。

他觉得他当官的水平也就那麽回事儿,还是按部就班的走吧。

京城他已经玩的差不多了,当京官没意思,去地方当官才最能开阔眼界。

他苏子瞻一心为民,绝对不是贪图高官名利之辈,他的毕生追求就是为百姓做实事,最好三年换个地方让他把大宋的山山水水看个遍儿。

官职高不高不重要,如果可以的话,厚禄倒是可以安排上,不然不够花。

他都那麽大的人了,老是找家里要钱怪不好意思的。

第132章

*

苏景殊去襄阳那麽多天,偶尔会趁包大人写奏疏或者狄将军送军报的时候给家里写信,因为离开的时间不算太长,所以只有他给家里写信,家里没有费劲儿的给他送信。

案子不知道什麽时候查完,正常邮驿的速度没有那麽快,可能家里的信还没送到襄阳他人就已经回了京城。

要不是因为通信不方便,他肯定能提前知道两个哥哥回家的消息。

“其实我们也刚回来没几天。”苏轼慢悠悠解释道,“官家开制科考试应该是心血来潮,参加考试的人并不多,多是上一届的进士和等待补官的官员。时间赶的巧,兴许到时连授官都会和新科进士一起。”

苏景殊感叹道,“官家真的好想提拔新人啊。”

“谁说不是呢。”苏轼跟着感叹,感叹完又提醒道,“因为官家提拔新人的动作太明显,朝中老臣不太乐意,没有意外的话,你们这届的进士去的地方都不会太好。”

有新人进就得有旧人出,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但是不管是哪朝的臣都是大宋的臣,所以该用还是得用。

官家看上去好说话,实际上和朝臣的关系好像并不好,或者说,因为不喜欢仁宗皇帝,所以连带着仁宗皇帝的大臣也跟着不喜欢。

像韩相公包公这些朝廷重臣可以凭能力让官家抛开偏见继续任用,那些能力没那麽强还时不时犯点儿错的朝臣可没那麽好的运气,说不定什麽时候就新人换旧人把他们换下去了。

没有人愿意被换下去,所以那些被官家惦记上位子的官员肯定得搞事儿。

这是他从同年那儿得到的秘密消息,不是亲兄弟他都不敢往外说。

苏景殊:……

同父同母的亲兄弟加上异父异母的亲兄弟是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