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穿到北宋当权臣 > 第590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590章(2 / 2)

要麽牺牲一部分贪官清查亏空整顿官场,要麽放手让皇帝将整个财政体制掀翻,二选一朝臣自己选。

如果能选的话,韩琦富弼等人哪个都不想选。

除了极少部分官员清廉的一分多余的钱都不曾碰过,官场上大部分人都或多或少有点见不得人的收入。

别的不说,就说他们俩,他们自己的确没有贪污受贿,但是族人要麽在官场上要麽在商场上,即便那些经商的族人不主动干什麽,别人看在上头宰相的面子上也会给他们行方便。

官场上心照不宣的事情多如牛毛,一旦查起来会对这种情况睁只眼闭只眼吗?

现在抓的是显眼的贪官,说不准什麽时候就开始抓不显眼的潜规则,有几个人到那时候还能全身而退?

不是所有人都能和包拯一样跟石头似的苍蝇都叮不进去,也得考虑考虑普通官员的处境。

但是他们不同意没用,两个法子动静一个比一个大,两害相权取其轻,他们只能捏着鼻子同意前者。

没办法,短短几天的时间王介甫已经把新的财权分配方式给拟了出来。

之前的分法是总量分配,负责收税的是地方,所有的税都收上来之後再按需分配,地方自留一部分,中央拿走一部分。

按照他的新想法,以後中央和地方一起收税。

先将百姓要缴纳的税分成两种,田赋丁税这种大宋所有百姓都要缴纳的赋税由朝廷派人下去收,今後地方只负责收那些地方特有的税。

如此一来地方收上来的赋税肯定不够用,那麽接下来就做预算找朝廷要,朝廷再将收上来的赋税返还给地方。

这麽做虽然麻烦了点儿,但是比起地方收税然後留下自用的剩下的上交中央而言,可供地方官做手脚的余地就少了很多。

想找名头让百姓多交税?京城每年都派人下去收税,瞒能瞒多久?

地方全权把持税收,报到中央的钱数是一定的,可真正收上来的和报到中央的是一个数吗?

地方官不老实好办,收权就完事儿了。

再说了,新法子这麽做是在减少地方官的工作量,朝廷派人把收税的活儿干了,地方官就不用起早贪黑的下去催促百姓,也不用各种找理由扩大自留份额。

过些日子三司调整一下增设一个会计司来管这些事情,不用担心地方缺钱上报朝廷不给批,只要预算做的合格,所有钱粮的去向都有记录,多少钱朝廷都给批。

啊?朝臣不同意?为什麽不同意?该不会这也触及他们的利益吧?

老王:阴阳怪气.jpg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都是官家的天下,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反对的家夥们不觉得他们的利益范围多的有点离谱吗?

满朝文武:!!!

王介甫!!!

王安石这次直接站在家国大义的制高点上,他先站出来和反对的朝臣吵一架让对面说不出话,再由官家来敲定接下来怎麽清查亏空整顿观察。

反对的大臣反驳都想不出来怎麽反驳,小黄门趁机“有事啓奏无事退朝”,半月一次的大朝会就此结束。

计划通。

殿中朝臣卷班而出,至文德门外散开,小官各回各衙门,两府三司的宰辅之臣以及带了两制头衔的官跟着皇帝去崇政殿,看样子接下来还得吵。

可惜是内部吵架,品级不够高没法旁观看热闹。

苏景殊顺着人流离开大庆殿,顶着吕惠卿和胡宗愈一言难尽的目光一起回司农寺衙门。

朝中官员怎麽想他不知道,他只知道老王这一波操作把仇恨拉的死死的,只要他不傻了吧唧的冲上去说主意是他出的就绝对没人注意到他。

不愧是他们家王相公,遇到事情他是真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