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穿到北宋当权臣 > 第621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621章(1 / 2)

他知道大部分士兵当兵都不是自愿的,但是不妨碍他谴责西夏降兵连吃带拿还反插一刀的行为。

“举族而迁没有牵挂可以安心留在大宋,士兵还有家人留在西夏境内,会找机会逃回西夏也可以理解。”苏景殊说道,“如果你投降敌国在敌国吃香喝辣,你爹你哥你叔都在家等你回来,甚至还有被朝廷问罪的风险,你能放心一直留在敌营?”

“不能。”小姚同学撇撇嘴,“男子汉大丈夫,宁死不当降兵。”

他死就死了,战死沙场好歹能留下个好名声,要是传出去西军姚家出了个投降西夏的孬种,他全家都没法擡起头做人。

苏景殊摇摇头,“西夏自有国情在,寻常士兵和出身将门的将领不一样,影响他们做决定的更多是家眷的生存而非名声。”

姚古搓搓下巴,“所以?”

苏景殊捏紧拳头,“所以我们要做的是让他们在逃走之後想法子把家眷也迁过来而不是捞一把就跑。”

而且只有大宋这样家大业大的国家可以这麽干,西夏贫瘠养不起生活在那里的百姓,连这麽干的资格都没有。

树挪死人挪活,一个人归降安不下心,全家全族全部落都迁过来总行了吧。

只要有想法,西夏朝廷管的再严也挡不住百姓搬迁。

姚古歪歪脑袋,感觉不太可能,“愿意归附大宋的都是活不下去的,就拿荔原堡的番邦部落来说,要不是当初蔡大人招他们到这儿来耕种屯田,他们活过那年冬天的可能性都不大。”

要麽在寒冬冻饿而死,要麽死在劫掠其他部落的路上,也有可能劫掠之前先被别的大部落吞并,总之都是要伤到根本的大劫。

寒冬腊月大部分番邦部落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大宋各州在冬天也会加强防备。

小部落劫掠大宋成功率几乎为零,被大部落吞并下场更惨,全部落都会被抓去当奴隶,怎麽看都是主动归附大宋更好过。

他们失去了自由,但是得到了活命的机会。

接受大宋的招揽就意味着要听大宋的安排,沿边各路非战时以种地为先,战时二十岁以上的壮丁都属于战斗力,每户九丁以上抽五、六丁抽四、四丁抽三、三丁抽二、二丁抽一,蕃部兵马虽然不是禁军,但是训练时都是按照禁军的规格来训练。

家底不丰厚的小部落会为了活命接受这个条件,稍微大一点的部落就不行。

有些是不接受大宋的招揽也能活的很好,有些是即便心动也走不掉,大贵族不会放任能给他们带来利益的小部落迁走。

“能不能迁出来是他们的事,让他们不顾千难万险也要迁出来是我们的本事。”苏大人眉眼弯弯,只要锄头挥的好,没有墙角挖不倒,归根结底还是看民心。

“大宋对蕃部兵马的待遇已经够好了,士兵由朝廷分配耕地,将领按等级发放俸禄和添支钱,要让他们不顾千难万险也要迁出来还不得把他们捧上天?”小姚同学连连摇头,“不行不行,番邦欺软怕硬,大宋态度太好他们更瞧不起大宋。”

他感觉朝廷现在的政策已经很偏向番邦,虽然这种偏向的确让很多游离在西夏和青唐吐蕃政权之外的小部落归顺,但是这种归顺并不长久,一旦形势有变那些小部落立刻就会倒戈。

苏景殊无声叹气,正是因为用钱招揽来的部落没有定性才更需要让他们从心底里认同大宋。

番邦和汉地的文化不互通,短时间内让番邦部落打心底里认同汉家文化很难,生活困难的地方也没有那麽多读书人,空谈保家卫国一点用处都没有,得另外想办法来进行思想教育。

不能引经据典,不能掉书袋子,要让大字不是一个的寻常士兵和普通百姓都能明白为什麽要保家卫国,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咬文嚼字显摆自己懂得多。

大宋的文臣很厉害,可惜还是受限于时代不懂群衆路线的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