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穿到北宋当权臣 > 第636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636章(1 / 2)

武将那边不用管,怎麽调动都调不到狄元帅头上,他身为元帅的秘书什麽时候都能在西军当螃蟹。

文臣也不用太担心,这时候被官家派过来的肯定于战局有益,不然官家也不会把人派到陕西。

只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还是小心点比较好。

他这是知道小韩相公和老王关系好,不知道的看到他带的两个宣抚判官还以为俩人有仇呢。

蔡大人此番回京进入枢密院,陕西转运使的位子就空了下来,狄元帅把其他衙门的人事调动说了个遍儿,怎麽把转运使司给漏了?

新任陕西转运使还没定下来?

搞不懂,等过几天姚将军回来问问。

“二郎。”

姚古还在琢磨他爹升官之後能涨多少俸禄,俸禄多了能不能多给他点零花钱,猛不丁听到他们家老师温声细气的喊“二郎”差点蹦起来。

怎怎怎怎怎怎怎麽了?

好端端的干嘛喊的这麽吓人?

苏老师收好信件,看着比他小好几岁的学生温声道,“你的功课做完了吗?”

姚古鼓了鼓脸,垂头丧气的站起来,“没有。”

苏老师清清嗓子,“隔壁吕家五个孩子四子登科,老师不指望你和你哥都考中进士,能考上一个就行。”

姚古:???

人言否?

他哥都在战场上杀的七进七出了还考什麽进士?说来说去他们老姚家能指望上的还是他一个人啊!

刚还庆幸他不用被“吕家xxxx”蛊毒,转头无良老师就用上了,要不要这麽学以致用?

吕家兄弟几个的年龄都够当他爹了,把他们放一起是不是不太合适?

小姚同学很郁闷,他本来就是借取信的机会跑出来的,本以为老师看到信後会把功课的事情忘掉,没想到忙活半天还是得回去写那些糟心的文章。

科举考试就不能光考贴经墨义吗?文章有什麽好写的?

他能默写会背诵就证明他会识字会写字,军中能写会读已经是很优秀的人才,何必连写文章也要考?

不如省下时间去隔壁和白大人学高深武功。

虽然战场上讲究一力降十会,但是白大人那种漂亮的打法也很吸引人,他也想潇洒的翻墙潇洒的上房潇洒的飞檐走壁。

有这个写文章的时间他轻功都学会了呜呜呜呜。

苏景殊摇摇头,将没有自制力的小姚同学赶回隔壁房间写作业,顺便去隔壁和白五爷说没事儿别老带这小子体验轻功。

武举考试的文化课已经很简单了,让这小子去考读书人的考试他得当场撞墙。

西夏求和失败安静的和鹌鹑一样生怕大宋有动作,吐蕃董毡部刚去西夏劫掠过又得了大宋的封赏也高兴的很,西北各州都忙着休养生息,看上去暂时不会再起战事。

所以狄大元帅才能陪乐平公主一起在京城过中秋。

姚兕回来的时间比姚古猜的晚了半个月,他不是一个人回的京兆府,而是和新任陕西转运使冯京同行。

冯大人的马车和西北的粗狂格格不入,出行时带的行李装满十几辆大车,长长的车队刚入城就吸引了不少路人的目光。

苏景殊看着那点缀着金玉的车驾,大概知道狄元帅前些日子送来的信件中为什麽没有新任陕西转运使的消息了。

官家肯定在纠结到底要不要派这人来!

冯京来之前已经派人准备好房宅,他行李多带的下人也多不方便住官舍,不过他钱多不怕找不到宅子住。

“许久不见,看来子安在京兆府待的挺开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