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户们纷纷看向钱万才,期待他能站出来说话,众人皆知钱家与林县丞关系不匪,他家小郎君还是卫郎君救回来的,和那林小郎君更是有同窗之谊。
钱万才心知众人的想法,只能硬着头皮道:“大人既然如此说,我们自是相信大人。”
他看向众商户,大声说道:“各位当日也是信任大人才有今日,怎的出了些小事便怀疑大人说话为人。”
一番话说得一些商户无地自容,拱手行礼道:“今日失礼,望大人海涵,五日后静候大人消息。”说完便离开了。
还有一些心中依旧怀疑,在同伴的提醒下才跟着拱手告退。
钱万才等众人走后才道:“大人若有难处,可说出来,小人愿帮大人分忧。”
林书阁笑道:“今日多谢,”他思量片刻,“确实需要向你借一些人用用。”
钱万才见他从容不迫,没有一丝为难之处,才道:“借人算什么大事,大人说一声便是,我说的是……”
“钱老板不必担忧,我确实有一法子,你跟我来。”林书阁说完便率先走在前面。
钱万才带着心中的疑惑跟着他进了县衙。
大堂里,李县令正急得走来走去,看到林书阁进来,忙问道:“那些商户都打发了?”
本想再询问几句,看到钱万才便闭嘴没再说话。
“大人,我有一个法子可以一试,不过不是再行造纸之术。”林书阁建议道。
彩色的纸甘州也能做,但要是携着整个甘州商户打价格战,恐怕不足以对抗南郡那些巨富。毕竟要想跟这些人争技术,林书阁自认自己也就懂得一点皮毛,完全比不上那些真正的天才,不过可以试试别出心裁嘛,从其他地方也可以另辟蹊径。
“哦?”李县令心中急切,有外人在,仍摆出一副沉稳样,“说来听听。”
林书阁便如此这般这般如此得和他描述了一般,听得李县令先是震惊,又是心潮澎湃,恨不得抱着林书阁让她赶紧试试,自己要看成果。
“便依你所言,”他吩咐门口的差役道,“去传相里谷。”
第61章
县衙此刻鸦雀无声, 李县令几人目不转睛地盯着相里谷。
相里谷被几道视线盯着,一张黑脸越发黑了。
自从上了林县丞这条贼船,他是兢兢业业, 勤勤恳恳,一直不得闲。春耕一过, 终于不用天天指点工匠制作农具了, 才刚刚清闲了几日, 便开始马不停蹄地带学生,去学堂上课。就在不久前就林县丞又帮他找了个好活, 但看在俸禄上他也欣然接受了。
刚刚被差役十万火急地叫过来之时,他便猜到清闲的日子没法过了,林县丞又有新点子了。
看着林县丞那张温润如玉的脸,又想想先祖的理念主张, 他默然无语, 只点了点头。
“这么说是可以做出来是吧?”李县令急道。
“可行。”相里谷肯定道。
李县令抚摸着嘴边的胡须,哈哈一笑:“那便即刻开始,我等你的好消息。”
他转向林书阁, “书阁啊,真有你的,本县有你我才能安枕无忧啊。”说完又是一阵笑声。
“行了,这几日你便专门协商此事, 未成之前先不要声张。”李县令看向钱万才。
钱万才心知林县丞让他听此等机密是想他在商户间安抚斡旋,但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他自己也懂这个道理。
他立刻表明态度:“大人放心,此事关系甚大,小人知道该如何做。”
李县令欣慰地点了点头, 让众人退下了。
林书阁跟着相里谷来到吏舍,为了方便相里谷工作,县衙单独给他辟了一间屋舍,可以当作是简易的工作室。
相里谷按照林书阁所说,找了一块坚硬的梨木,林书阁则找县衙中字迹最为工整的令史写了一篇《春秋》经原文。
等相里谷打磨好木板之后,将书稿有字的一面贴到木板上。他找了一把合适的刻刀,顺着贴在木板上的字迹开始刻阳文。
相里谷秦墨出身,这点刻工自然不在话下,只见他指尖微动,刻刀顺着墨迹滑动,一个字迹便刻了出来,字体微微凸出来,这便是雕版印刷术的阳文。
没错,造纸术比不过南郡那些人,林书阁只能让印刷术提早面世。
木刻雕版是最为简单的,工匠只要手巧,很快便可刻出一版出来。
相里谷雕刻得很细致,半个时辰之后,一版木刻已经刻好了,相里谷轻轻吹掉木板上的木屑,见一些木屑仍残留不掉,便放进水里清洗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