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236章(2 / 2)

终于,头顶传来永元帝的声音,“你就没什么要与朕说的?”

“臣不知陛下想要臣说什么?”林书阁回道。

“朕问你, 陈记瓦当有问题, 可是你放出来的线索?”

“是。”

“刘修宁与木唯在此事中推波助澜,也是你叫人查清的?”

“没错。”

永元帝面色如墨,声音中饱含怒意, “窥探圣意,自作主张,你就不怕朕治你的罪?”

林书阁继续跪着道:“臣自然怕,但臣知道陛下是个明君, 断不会冤枉无辜之人,也不会因为几句流言蜚语,就治罪于臣。”

“林淮亭, 这便是你的忠君之道?”永元帝听着他一口一句贤君明主,讽刺道。

林书阁抬头,目光与永元帝对上, “陛下,修身立德,辅政安民,此乃臣之道。微臣不才,不敢与前代贤良相比,只能尽臣子本分。”他直直看向永元帝,“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陛下勤政爱民,礼贤下士,诛奸佞,助贤良,臣怎敢不忠?”

永元帝冷哼一声,“好个不敢不忠,若是借你个胆子,怕不是要生出不臣之心?”

林书阁浑身发冷,不知是因为双膝下的地砖冷得让人心凉,还是还未入夏殿中一片冰凉的缘故,他开口道:“陛下今日召臣过来,便是要问这些吗?臣的确暗中调查此事,皆因如今是大燕远征匈奴之际,不容此等言论混淆视听,诬陷贤良,危害大燕。”

“这么说,你如此做,皆是为了大燕?”

“臣不敢否认存在私心,毕竟这次的传言关系到臣,臣自然要知道是什么人想离间臣与陛下的君臣关系。”林书阁又道。

“林淮亭,抽丝剥茧,隐忍蛰伏,等着朕将始作俑者一网打尽,你可真是好本事,你眼中可还有朕这个天子?”永元帝猛然拔高了声音。

“陛下是万民之主,臣怎敢不尊陛下,不过不知陛下要的是顺臣还是忠臣?”林书阁声音坚定,问永元帝道。

月亮悄然升起,将整个殿内映得越发清冷,永元帝目光如晦,淡声说道:“顺臣如何?忠臣又如何?”

“若只做顺臣,臣自然以陛下之忧为忧,陛下所喜为喜,若是陛下所厌恶的,臣自然要替陛下尽力除去,不论好人还是坏人。若是忠臣,陛下所行若有错处,臣自然直言不讳,忠言逆耳。”林书阁道。

林书阁说完,默默等着永元帝的勃然大怒,不想他竟然又问道:“这么说你是想做忠臣?林爱卿有何谏言,说来听听。”

林书阁仿佛没听出来永元帝语气中压着的怒意,直接道:“陛下可知疑心会生祸端,如若小人离间,必定损害君臣关系,到时君臣相争,朝堂之上便是党派之争。”

“林淮亭,你这是在怪朕?”

林书阁勾起一丝笑意,他目光依旧清正,脊背如同青竹一般,“陛下,此事难道不是你对我与谢校尉生疑的缘故吗?”

永元帝目光睥睨,黑眸沉沉,整个人隐在黑暗中。

“陛下,仲宣他一路从燕都到西北,经历过大大小小无数战役,留下满身伤痕,一步一个脚印走到如今地位,从未行过歪邪之道,皆是因谢公当年教导他忠君爱国的道理。不论是羌人利诱还是匈奴威逼,他都不敢行错一步,唯恐以后无颜面对谢家众人,如今又挂帅出征,只为了大燕边境安危,陛下你觉得他会生出不臣之心?”

“臣多年来所作所为,不求闻达于世,不求功名富贵,只求问心无愧,百姓安乐,国家富足,又怎会有不臣之心?”

永元帝没说话,林书阁又道:“没错,我二人确实关系亲密,不分彼此。可陛下真要因几句似是而非的流言便要对我二人生疑?还是陛下本身就对我二人留有疑心?”

“啪”一声,桌案上的东西被永元帝扫落在地,一方砚台应声而碎,墨汁四溅,将林书阁的袍子染上了几滴如墨梅般的印记。

“林淮亭,你好大的胆子。”

林书阁盯着袍子上的墨迹,充耳不闻道:“陛下从前与我们联手扳倒丁家时,可曾对我与谢校尉生疑?”

这几乎指着鼻子骂永元帝过河拆桥了,永元帝气得胸口剧烈起伏,来回踱步,“来人,停了他的职务,将林淮亭押回府中,没有朕的命令,不准出来。”

士卒走进殿内,要将林书阁押出去。

中官在外面听着殿内的动静急得要死,这会又听永元帝要处罚林书阁,自然知道这是触怒陛下被治罪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