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歌名叫什么?”
回味完毕,花乔问道。
“新生。”
“新生?很合适。”
花乔很好奇:“为什么你听到公司是楚曰,就答应了?”
楚曰在业内可不是什么大公司,要是周澜的手里真的有很多同样精品的歌曲,为什么会选择楚曰?
周澜没想到花乔会问这样的问题,想了一下道:“我不认识大公司的人,认识你也是机缘巧合。”
“刚刚我搜了一下,楚曰的音乐总监确实是你,你不是骗子。”
花乔:“?”
这个理由确实很真实,没有认识的人。
多少有才华的人,被埋没,就是没有渠道。
要不是周澜机缘巧合下,弹了新生的曲子,她也不会注意到对方。
“不知道你有没有时间详谈?”
周澜没有犹豫:“当然。”
她能帮到楚昭的地方不多,有机会合作,她不会拒绝。
第18章
面试过程很简单,周澜毫不吝啬的弹唱了几首歌曲。
花乔的眼神越来越亮,从欣赏变成了震惊。
“你以前真的没有发表过任何歌曲吗?”
周澜摇头:“我刚完成学业回国,目前还没有想好,在哪里发展。”
这应该是很多毕业生面临的选择,是留在学校所在地,还是回到老家去。
花乔没有多问,转而道:“我代表楚曰,欢迎你的加入。”
加入?周澜摇头道:“抱歉,我不会加入楚曰,我的意思是,我可以一年卖给贵公司,一张专辑的歌曲数量,为期三年。”
“这个数量,不少吧?”
太多歌手,好几年不出一张专辑,一年出一首单曲,维持着自己在圈内的地位。
是他们不想出专辑吗?是宁缺毋滥,口碑一旦坏了,想再找补回来可就难了。
周澜答应的数量,是基于上辈子写了那么多歌曲,别说三张专辑,十张专辑都有了,这是她的底气,何况,她出歌的速度很快。
她有的时候写歌不需要灵感,而是像完成工作一样硬写,但风格会跟之前的歌重合,她不喜欢这样,所以很少用这样的方法糊弄。
花乔很遗憾,她觉得周澜的形象很好,又有创作天赋,推出去绝对能红,然后转战影视,她有信心捧出来一个歌后影后,可惜了。
“那你的条件是什么呢?”
按照一张专辑十首歌来算,三年就是三十首歌,如周澜所说,歌曲都跟新生一样,都是精品歌曲,那她至少能捧红五六个歌手。
到时楚曰绝对能更上一层楼,听了刚刚那几首歌,她已经有点儿相信周澜能拿出三十首歌曲来了,可条件一定不简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