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伟立不知道,杨念念为什么问吴青霞姐姐的名字,想了想,不太确定的说。
“好像叫吴青果吧?时间长了,记不太清楚,我也没见过,只是听吴青志提过一嘴。”
杨念念扶额,真是冤家路窄,这是什么狗屎缘分?
姜洋听到二人对话,满是疑惑的问杜伟立。
“没见你去过京市几次,怎么认识这么多人?”
杜伟立仰着下巴,臭屁道。
“那是认识你们之后,没怎么来过京市。认识你们之前,我可隔三差五往京市跑,跟吴青志一起吃过两三次饭,还去过吴家。”
“当时对吴青霞印象挺深刻的,这个小姑娘年纪轻轻,一身大小姐脾气,反正最好不要得罪她就成了。”
说完,还给杨念念打了一针安慰剂,“你们应该也没啥交集,不用担心。”
当初若不是卫琴和那个野男人带他认识吴青志,让他放下防备心,觉得野男人是真有点能耐的,也不至于被骗那么惨。
谁知道搞半天,吴青志跟野男人只是通过别人认识的,互相也不太熟悉。
事情闹出来后,吴青志怕惹上麻烦,更是直接装不认识他。
这些不是啥光彩的事情,杜伟立吃了哑巴亏,也不想再提。
杨念念耸了耸肩,摊手道。
“你说的晚了点,你没见到吴青霞走的时候,还特意瞪我一眼吗?我不但跟吴青霞结了梁子,跟她大姐结的更深,她大姐和大姐夫,就是因为我才离开京市的。”
杜伟立嘴角一抽,瞪圆了眼珠子,“你才来京市几年?怎么就得罪上这么个大人物了?”
杨念念也很无奈,她可没想得罪谁,可禁不住别人觉得她碍眼。
“这事儿说来话长,大概就是吴青霞姐夫见色起意引起的争端。”
“至于吴青霞,也是碰巧了,我来青城的时候,她要一起过来,我觉得她不像能吃苦的人没带她。后来她跟别的救援队来了之后,又发生了一些摩擦,可能我跟吴家八字不合。”
要不然,也不会屡次三番的跟吴家人结怨。
杜伟立一副‘你完了’的表情,“吴青霞这人小心眼,记仇。吴青志也不是啥君子,反正你小心点吧!”
姜洋倒是不害怕,冷下脸哼道。
“怕什么?念姐堂堂正正开厂子又没有犯法,吴家想下手也不一定能找到错处。”
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暗暗在想,他一定要努力,把生意做大一些,这样才能成为念姐的后盾。
杜伟立正儿八经的说道。
“你还是太年轻,把事情想的有点简单了。如果吴家真咬着念念厂子不放,想找到点突破口,可不是难事。”
顿了一下,又意有所指的补充,“就算没有突破口,都能想办法制造出来。”
姜洋眯了眯眼,“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就不信吴家能把念姐整垮。如果吴家真抓着念姐厂子不放,我就想办法搞吴家,我就不信吴家没做过什么亏心事。”
说到后面两句话时,语气里明显带着点破釜沉舟的狠厉。
第573章 不如避其锋芒韬光养晦
杜伟立担心姜洋太冲动,提醒道。
“你可别乱来,吴家在京市这么多年,人脉关系盘根错节,只要没有作死太狠,不是一般人轻易就能撼动的。”
怕姜洋听不进去,又补充说。
“吴青果嫁到余家了,虽说她嫁的那一脉从商,但余家有还身居高位的人,吴家跟余家都没法比,要不然也不会联姻。你悠着点,就你现在这样,得罪不起这样的大人物,咱们在海城还有点话语权,在这边翻不起浪花。”
倒不是瞧不起姜洋,而是他们这种草根出身,是真拗不过大树。
完全没必要作死,不如避其锋芒韬光养晦。
杨念念听到杜伟立分析这么到位,突然发现从前好像不是那么了解杜伟立。
这家伙表面经常吊儿郎当的,实际上脑子不比别人少,想想也是,要是没点脑子和眼色,也不可能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大老板。
能把生意做大的人,或多或少都是有点城府的,至少有眼光和敢于投资的胆识。
姜洋还年轻,在社会上经验少,还得多磨炼。
想到这里,她看向姜洋,轻声劝解。
“姜洋,这方面,你是该跟杜老板学着点,要能屈能伸,藏锋敛锐。等有能力的时候,再展露锋芒,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嘛。”
杜伟立臭屁道。
“我这人其实没啥太多优点,不过胜在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
姜洋最听杨念念的话,怕她担心,也保证说,“念姐,你放心,我不会冲动做事的。”
吴家还没什么行动,现在放狠话太早,如果日后真有人敢欺负念姐,他肯定不会袖手旁观。
赤脚的不怕穿鞋的,吴家要是真有本事,那就放马过来。
杨念念见姜洋把话听进去了,很欣慰的拍了拍他肩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