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且那个时候,也确实是皇恩浩荡。
当时被选为伴读,五皇子上头还有四位哥哥。便是除去二皇子自幼有腿疾,难登大宝,可是上头有被封作太子的皇长子,还有母妃是后宫最得宠的淑妃的四皇子。而五皇子母妃不过是圣宠平平的宁妃。没有人想到五皇子有当太子的机会。
那时候也觉得,远离这些纷争,总算不必重蹈当年祖父的覆辙,也算不错。
谁能想到,四皇子的母亲淑妃,就敢对太子动手呢?太子被惊马踩踏身亡,淑妃事败赐死,四皇子也失了圣心,以体弱的名义被圈禁在行宫。于是三皇子五皇子这两个年纪大些的皇子便显露了出来。
只是他十四岁那年祖父去世,他守孝一年,便不再任五皇子的伴读,守孝期满,便依照祖父的安排,进了京直卫任职。有家族恩荫,便是年轻,也是从统领做起。
在五皇子一系人中,他年轻最轻,资历浅。其他伴读尚有家族助力,可他年纪轻轻,就已是祈家的顶梁柱。想要在殿下跟前出头,他就得比旁人付出更多,才能叫殿下瞧见。
这个婚约,旁人都不愿,可也只有他,不得不接。
祈瑱不欲与父亲说这些,摩挲着茶杯,与父母商量起自己的婚事:“这婚事定得急,不知给程家的聘礼,母亲这边准备得如何了?”
裴夫人没好气道:“有什么好准备的。不过是两千两银子,放上五百两的聘银,其余添置些首饰布料就是了。”
熙宁侯府再败落,给独子成亲的银子还是有的。祈家原本给祈瑱准备的成婚银子是一万两。只是如今成亲对象换作了程氏女,裴夫人自然便不愿意按这个数置办了。
程在沣的女儿又怎么配。
祈瑱不以为意。两千两,不多不少,足够了。
只是,与裴夫人单纯因程嘉束的出身厌恶她不同,祈瑱则想得更多。
祈程两家,本就分属不同阵营,说是联姻,不过是作戏。那程氏进门之后,难保不会借着世子夫人的名头兴风作浪,或者探听传递消息。虽然他不惧她生事,但终究是个麻烦。
念及此,祈瑱道:“我与她在听雨居成亲。成亲后,便叫她在听雨居住。我依旧住我原来的院子。”
裴夫人本想说,听雨居那里位置偏僻,不是什么好地方,儿子怎可住那里,后听只是叫程氏自己住在那里,当下转怒为喜,爽快答应:“这样也好。”
第6章 婚礼开始准备了
几人又商量了些细节,祈程两家的婚事便就这样准备起来。
不过两个月的时间,又要过礼,又要准备婚事,程府上下为此忙的人仰马翻,--至少表面上是如此。
赵氏身边的刘妈妈把程嘉束的嫁妆单子递上去:“这是大姑娘的嫁妆单子,请太太过目。”
她觑着赵氏的脸色,又小心道:“大姑娘身边一直是两个大丫头,所以陪嫁丫环也只安排了两人,都是从外头买来的,不是府里的家生子。”
赵氏不在意地点头,左右不过是填坑的,若是家生子,牵扯太多反而不好。虽说她也不在乎这些,可毕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嘛。刘妈妈做事,还是妥贴。
刘妈妈松了一口气。她得了彩霞家的银子,自己私下悄没声息地把彩霞换了下去,这下算是过了明路了。
赵氏翻着单子,见没什么大错,也懒得多花心思。晚上便把单子给程在沣看了。笑道:“老爷先看看束姐儿的嫁妆,是按一千两来置办的。祈家送来的聘礼是两千两,一千五百两的首饰衣料,五百两的聘银。咱们呢,也就不留了,全给束姐儿添到嫁妆里,如此也体面。两下合计,便是三千两的嫁妆。您瞧瞧,可还有什么要添补的?”
程在沣本就没有心思理这些,只听到”三千两”几字,便摆摆手:“这么着已是足矣。你办事素来妥贴,就按你说的办就是。”
赵氏笑道:“老爷放心,束姐儿的嫁妆定是极妥当体面的!”
自然体面。一个商户女的女儿能嫁到侯府,还有那样的嫁妆,有什么不知足的。
虽说程家一千两的嫁妆有些水份,可祈家送来的聘礼却是很实在。
赵氏不是没有想过留下一些自己用。只这个亲结得本就另有缘故,裴氏也不是寻常姻亲。若是她动了手脚,只怕裴氏真敢给她宣扬出来。想想还是作罢。也就只能便宜程嘉束那死丫头了。
只是后面程在沣又添了一家陪房,是夫妻两个。又特意把程嘉束叫过去说话:“程喜两口子办事伶俐,又为人本份,对家里再忠心不过。你毕竟年轻,没有经过事儿,有他们两口子跟着你,我也放心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