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44章(2 / 2)

而且各项律法有时候会修正和更改,出现变动,政令便要重新下达地方。

由于《汉律》众多,官员抄录一份最少也需要一月的时间,因此官员抄录一份《汉律》便是一份冗长枯燥乏味的工作。

书籍的制作成本高昂。

如今朝廷有了宣纸,已经减轻了官员的办公压力。

若是出现印刷术将文稿进行印刷,便能节省许多的时间。

便是不识字的匠人,也能将书籍制作出来,减轻其中的人工成本。

不止如此。

这还只是其中的一点好处。

霍去病淡淡道:“若你所说的是真的,书籍的制作成本降低,陛下加以利用,势必会冲击到权贵对朝堂和民间的影响力。”

知识把控在权贵手中,平民可没有学习知识的途径。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来说,冲击到了权贵对知识的垄断。

愚民开化,抢夺的便是权贵的资源。

他们怎么肯?

息禾本就担忧此事,闻言却装傻道:“不至于这般严重吧?”

霍去病解释:“如今陛下朝堂实行举荐制,发展至今才十几年,弊端初显。士人任人唯亲,寒门子弟需要借助朝廷士人的推荐才有机会被陛下所看见。”

她继续故作不解的问:“那跟这有何关联?”

霍去病道:“此物一出若真能减少书籍制作的成本,陛下定然会让少府将宫中藏书印刷,分发到各地,进行人才培养。届时,陛下便能借此打破士人之间人才垄断,撼动士人利益。”

他目光瞥了她一眼,加重语气:“这帮权贵大多心眼小得很,到了那个时候,你若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他们便容不得你。”

闻言,息禾心下却道霍去病智多近妖,她能想到这一层是因为知道历史,而他身处局中却能洞若观火,着实让她深吸一口冷气。

西汉任用人才主要有征辟制和举荐制两种方式。其中,征辟制是由朝廷向地方招聘官员,高级官员也可以任用属官。而举荐制是由三公九卿或地方郡守这样的高级官员进行考察人才,进行举荐到皇帝面前。

她不否认汉武帝的文治水平,为了打击诸侯外戚专权,他建立的征辟制和举荐制一定程度上给了寒门子弟出头的机会。

可如霍去病所言,这个制度依旧存在了弱点。若是举荐人才需要通过官员引荐,寒门想要被帝王看见必须要跟士族搞好关系,这对其他人是不公平的。

若是任由其发展,到后期,世家大族便会形成人才垄断,也就是后世所说的门阀世家。会与如今的诸侯一样,形成对皇权的桎梏。

如今此制度才延续了开辟了十几年,霍去病竟然已经察觉这个制度的端倪,这等智商,息禾只庆幸与他不是敌人。

息禾装傻装到底:“若是如此,为何陛下还要沿用举荐制?”

霍去病微微勾唇:“自是因为利大于弊。”

这倒也是。

她将活字印刷术拿出来,为的便是给朝廷培养人才。

只是息禾有些退缩,若是一个活字印刷术都有可能惹怒这些士人,若是她向陛下提出科举制,岂不是他们会想尽办法要她死。

可无论无何都会得罪这些士人,若是缩头缩脑,岂不是让人看轻?

想到此处,息禾想试探一下霍去病对科举制的态度。

毕竟他也是权贵阶级。

她试探道:“公子,既然举荐制会让官员的选举失了公平,为何不能采用公平的方式进行人才选拔?”

霍去病闻言,看着息禾:“哦?说来听听。”

息禾深吸一口气,将科举制的原理讲明。

她道:“这样,科举制和举荐制并用,便能打破士人任人唯亲的局面。”

霍去病上前,居高临下的看着她,“你胆子倒是大得很,这若是让人听见,你有几条命死的?”

“您是觉得,不妥?还是,我不该有此提议?”息禾仰头,与他的目光对视。

却见霍去病眉眼上的肌肉跳动,亦沉声反问:“那你提出科举制,是真心为陛下分忧,还是想以此进入朝堂,满足你的野心?”

息禾被问住了,她沉默一瞬,答道:“为陛下,亦为自己。”

科举制能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的是皇帝的利益,她想获得权力,就不能只是一个技术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